教育基础知识真题演练第141期
[!--smalltext--]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的科学。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答案】B
【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故选B。
2. 能够解释“榜样示范”教育效应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
A、试误说
B、从众说
C、观察学习说
D、认识说
【答案】C
【解析】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而习得的,这种学习就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因此,题干中关键词“榜样示范”对应选项C。A.试误说,属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干扰项。B.从众说,一般说来缺乏自信心的人更容易产生从众的行为。不适合题干表述“榜样示范”。D.认识说,为无中生有。故选C。
3.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 )形式存储。
A、语义
B、概念体系
C、图式
D、视象和声象
【答案】D
【解析】感觉记忆中,信息贮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所以主要以视象和声象形式存储。故选D。
4. 小学生有错误行为时,家长便限制她看动画片,不让其从事有趣的活动,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C
【解析】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惩罚又分为呈现性惩罚和取消性惩罚。小学生有错误行为时,家长便限制她看动画片,就是取消了一个愉快刺激,来降低错误行为的发生频率,属于取消性惩罚。故选项C正确。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称为消退现象。故选C。
5. 根据维果斯基对人的心理机能的划分,以下哪些机能属心理的低级机能( )。
A、思维
B、逻辑记忆
C、形象思维
D、有意注意
【答案】C
【解析】低级心理机能的主要形式有: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意记忆、形象思维、情绪、冲动型意志等心理过程;高级心理机能的主要形式有:思维、有意注意、抽象记忆、高级情感、理智性意志等心理过程。故选C。
6.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D
【解析】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地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故选D。
7. 一学生的智商是115,表示其智力( )。
A、优异
B、中上
C、中下
D、较低
【答案】B
【解析】韦克斯勒把人的智力由低到高依次分为智力缺陷(70以下)、低能边缘(70~79)、中下(80~89)、中等(90~109)、中上(110~119)、优秀(120~129)和极优秀(130以上)。因此,该学生的智商处于中上位置。故选B。
8. 按照归因理论,“努力”属于( )因素。
A、内部一可控
B、内部一不可控
C、外部一可控
D、外部一不可控
【答案】A
【解析】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努力”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属于内部可控因素。故选A。
9. 桑代克初步解决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他主张研究教育心理学应采用( )。
A、观察和测量的方法
B、调查和观察的方法
C、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D、实验和测量的方法
【答案】D
【解析】桑代克把动物心理实验的方法运用到教育上,还主张教育现象和教育理论必须有严格的实验验证,另外桑代克编了第一个标准化的教育成就测验量表,被公推为教育测量的鼻祖。故选D。
10.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知识、原理和规律,这种学习是(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答案】C
【解析】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原理和规律是发现学习。 故选C。
A、心理活动的规律
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答案】B
【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故选B。
2. 能够解释“榜样示范”教育效应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
A、试误说
B、从众说
C、观察学习说
D、认识说
【答案】C
【解析】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而习得的,这种学习就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因此,题干中关键词“榜样示范”对应选项C。A.试误说,属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干扰项。B.从众说,一般说来缺乏自信心的人更容易产生从众的行为。不适合题干表述“榜样示范”。D.认识说,为无中生有。故选C。
3. 在感觉记忆中,信息主要以( )形式存储。
A、语义
B、概念体系
C、图式
D、视象和声象
【答案】D
【解析】感觉记忆中,信息贮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所以主要以视象和声象形式存储。故选D。
4. 小学生有错误行为时,家长便限制她看动画片,不让其从事有趣的活动,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C
【解析】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惩罚又分为呈现性惩罚和取消性惩罚。小学生有错误行为时,家长便限制她看动画片,就是取消了一个愉快刺激,来降低错误行为的发生频率,属于取消性惩罚。故选项C正确。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称为消退现象。故选C。
5. 根据维果斯基对人的心理机能的划分,以下哪些机能属心理的低级机能( )。
A、思维
B、逻辑记忆
C、形象思维
D、有意注意
【答案】C
【解析】低级心理机能的主要形式有: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意记忆、形象思维、情绪、冲动型意志等心理过程;高级心理机能的主要形式有:思维、有意注意、抽象记忆、高级情感、理智性意志等心理过程。故选C。
6.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D
【解析】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地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故选D。
7. 一学生的智商是115,表示其智力( )。
A、优异
B、中上
C、中下
D、较低
【答案】B
【解析】韦克斯勒把人的智力由低到高依次分为智力缺陷(70以下)、低能边缘(70~79)、中下(80~89)、中等(90~109)、中上(110~119)、优秀(120~129)和极优秀(130以上)。因此,该学生的智商处于中上位置。故选B。
8. 按照归因理论,“努力”属于( )因素。
A、内部一可控
B、内部一不可控
C、外部一可控
D、外部一不可控
【答案】A
【解析】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努力”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属于内部可控因素。故选A。
9. 桑代克初步解决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他主张研究教育心理学应采用( )。
A、观察和测量的方法
B、调查和观察的方法
C、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D、实验和测量的方法
【答案】D
【解析】桑代克把动物心理实验的方法运用到教育上,还主张教育现象和教育理论必须有严格的实验验证,另外桑代克编了第一个标准化的教育成就测验量表,被公推为教育测量的鼻祖。故选D。
10.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知识、原理和规律,这种学习是(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答案】C
【解析】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原理和规律是发现学习。 故选C。
很赞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