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真题演练第197期
[!--smalltext--]
61.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的概念。C选项,教育体制是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A选项,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B选项,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D项学校领导体制,是指学校内部按照一定原则所建立的组织管理制度,是教育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C。
62.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 )。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答案】D
【解析】讲授法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故选D。
63.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答案】B
【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②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③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故选B。
64.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答案】B
【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故选B。
65.以下关于义务教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家收取学费,不收取杂费
B、适龄儿童、少年必须考试才能入学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D、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最早为7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正确《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条例的记忆。《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它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故应当选C。
66.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是(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答案】C
【解析】替代强化即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如同自己受到强化一样,这是一种间接的强化形式。故选C。
67.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 )。
A、政治地位
B、经济地位
C、法律地位
D、社会地位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68.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 )。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经济处罚
D、警告处分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69.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目的相背离的,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克服这种消极现象的是( )。
A、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B、积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
C、加速开展素质教育,废止考试制度
D、加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
【答案】C
【解析】项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于应试教育中的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不能废止,但若很好地改进考试制度,会有助于克服这种消极现象。
70.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引导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示范性
【答案】D
【解析】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的概念。C选项,教育体制是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A选项,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B选项,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D项学校领导体制,是指学校内部按照一定原则所建立的组织管理制度,是教育领导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C。
62.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 )。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答案】D
【解析】讲授法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故选D。
63.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答案】B
【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②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③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故选B。
64.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答案】B
【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故选B。
65.以下关于义务教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家收取学费,不收取杂费
B、适龄儿童、少年必须考试才能入学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D、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最早为7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正确《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条例的记忆。《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它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故应当选C。
66.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是( )。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答案】C
【解析】替代强化即观察者看到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如同自己受到强化一样,这是一种间接的强化形式。故选C。
67.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 )。
A、政治地位
B、经济地位
C、法律地位
D、社会地位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68.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 )。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经济处罚
D、警告处分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69.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目的相背离的,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克服这种消极现象的是( )。
A、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B、积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
C、加速开展素质教育,废止考试制度
D、加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
【答案】C
【解析】项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于应试教育中的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不能废止,但若很好地改进考试制度,会有助于克服这种消极现象。
70.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引导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示范性
【答案】D
【解析】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