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真题演练第383期
[!--smalltext--]
21.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它体现了( )管理制度的特征和功能,因而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A、一级课程
B、二级课程
C、三级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C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与功能。故选C。
22.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
A、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能力
B、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C、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
D、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
【答案】B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即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23.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是( )。
A、发现教学
B、指导教学
C、程序教学
D、合作教学
【答案】B
【解析】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在指导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监控学生的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反馈。故选B。
24.让差生也得到发展的著名论断的提出者是( )。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赞可夫
D、乌申斯基
【答案】C
【解析】赞可夫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总结出教学实验的原则。这些原则是:(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二)以高速度进行教育的原则;(三)理论知识重要作用的原则;(四)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五)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15)。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乌申斯基,俄国教育家,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也称为《教育人类学》),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故选C。
25.张强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由此判断,他进入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答案】C
【解析】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
26.初中一年级学生入学以来,班主任陈老师立即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情况,并为每个学生制定学习发展规划。陈老师的做法关注了( )。
A、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B、学生发展的曲折性
C、学生发展的互补性
D、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答案】D
【解析】个别差异性启示我们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班主任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并制定学习规划体现因材施教。
27.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答案】A
【解析】努力、运气属于不稳定因素,任务难度属于外在因素。
28.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答案】C
【解析】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故选C。
29.在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中,教师提示和指导学生思维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这种教学属于( )。
A、程序化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合作是学习
D、讨论
【答案】B
【解析】支架式教学指的就是将教师的提示灯作为支架,当学生理解知识后,老师的提示就撤去了,即取消支架。
30.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
A、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
B、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C、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D、具体形象思维形式不变
【答案】C
【解析】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故选C。
A、一级课程
B、二级课程
C、三级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C
【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体现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特征与功能。故选C。
22.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
A、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能力
B、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C、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审美素质
D、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
【答案】B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即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23.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是( )。
A、发现教学
B、指导教学
C、程序教学
D、合作教学
【答案】B
【解析】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在指导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教学目标;在充足而连续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监控学生的表现;及时向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反馈。故选B。
24.让差生也得到发展的著名论断的提出者是( )。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赞可夫
D、乌申斯基
【答案】C
【解析】赞可夫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总结出教学实验的原则。这些原则是:(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二)以高速度进行教育的原则;(三)理论知识重要作用的原则;(四)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五)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15)。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乌申斯基,俄国教育家,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也称为《教育人类学》),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故选C。
25.张强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由此判断,他进入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答案】C
【解析】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
26.初中一年级学生入学以来,班主任陈老师立即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情况,并为每个学生制定学习发展规划。陈老师的做法关注了( )。
A、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B、学生发展的曲折性
C、学生发展的互补性
D、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答案】D
【解析】个别差异性启示我们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班主任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并制定学习规划体现因材施教。
27.将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答案】A
【解析】努力、运气属于不稳定因素,任务难度属于外在因素。
28.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答案】C
【解析】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故选C。
29.在有指导的发现学习中,教师提示和指导学生思维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这种教学属于( )。
A、程序化教学
B、支架式教学
C、合作是学习
D、讨论
【答案】B
【解析】支架式教学指的就是将教师的提示灯作为支架,当学生理解知识后,老师的提示就撤去了,即取消支架。
30.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
A、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
B、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C、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D、具体形象思维形式不变
【答案】C
【解析】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故选C。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