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综合知识 > 全国概况

全国概况

安徽省省情

2014-02-12 22:18:33全国概况231 收藏
[!--smalltext--]

 安徽省省情

一、概况

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原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两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

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亳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部,古寿春(今寿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面积居华东第 3位,全国第22位。其中:淮河流域6.7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6.6万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万平方公里。

二、区划人口

安徽位于东经114°54′~119°37′与北纬29°41′~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安徽现设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巢湖、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17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56个县。

2007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6757万人,常住人口6118万人,城镇化率38.7%。

三、地理位置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清初属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分别流经安徽省长达416公里和430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四、气候类型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淮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全年平均气温在14~17°C之间,由南向北递减,淮北和大别山区在15°C以下,沿江以南南部在16°C以上,其他地区在15~16°C之间。全省年平均无霜期为200~25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800~1600毫米,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全省日照充足,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0~2500小时,适合多种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衍。

五、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全省国土总面积约14.0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4%,位于第22位。其中,平原35万平方公里、丘陵4.2万平方公里、山区4.3万平方公里、圩区0.9万平方公里、湖沼洼地1.1万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25.5%、29.5%、31.2%、6.4%和7.9%。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类。2005年,全省农用地168181602.9亩,建设用地24326576.4亩,未利用地17680508.5亩,分别占统计地类总面积的80.0%、11.6%、8.4%。在农用地中,耕地86018802.6亩,园地5131052.4亩,林地53992391.3亩,牧草地428318.9,其他农用地22611037.7亩,分别占农用地的51.2%、3.1%、32.1%、0.2%、13.4%。在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9535977.7亩,交通用地1379733.9亩,水利设施用地3410864.8亩,分别占建设用地的80.3%、5.7%、14.0%。在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4827981.3亩,其他土地12852527.2亩,分别占未利用土地的27.3%、72.7%。

2.水资源

全省多年平均降雨在800~1800mm之间,自北向南递增,皖南局部山区可达2000mm以上。省内河川径流多年平均径流深442mm。全省地下水资源主要在淮北,淮北平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72.1亿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1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67亿立方米,重复计算水量10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675亿立方米。

3.动植物资源

安徽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全省共有野生植物3200余种,许多植物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工业、食品、化工、药材的原料。在农作物中,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山芋、大豆、玉米、高粱、大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烟草、麻类、蚕桑、茶叶、水果、蔬菜、药材等。林作物主要是木材、毛竹、油茶籽、板栗、松脂、油桐等。全省野生动物近500余种,饲养动物主要有猪、牛、羊、马、驴、骡、鸡、鸭、鹅、兔等家禽家畜,水产主要是鱼、虾、蟹、贝类,其中鱼类有170多个品种。在众多的动物种类中,扬子鳄和白鳍豚是世界现存的最古老的动物种类,被誉为活化石。

4.矿产资源

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38种(含亚矿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83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8种、非金属矿产61种、水气矿产1种。全年地质勘查部门开展各类地质(科研)项目215项,完成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900平方公里,完成1∶25万国土资源大调查1.4万平方公里,新查明资源储量的大中型矿产地7处,新增探明储量矿种5种。

安徽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发规模较大的矿产有煤、铁、铜、水泥石灰岩、硫铁矿,已形成能源、建村、冶金、有色、化工五大基础产业,是国家级的材料工业基地和华东的能源供应基地。两淮煤田(淮南、淮北)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5.旅游资源

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名山胜水遍布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现有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23个,有亳州、寿县、歙县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凤阳中都城和明皇陵遗址、“和县猿人”遗址、歙县许国石坊、亳州花戏楼等9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继1998年合肥市、黄山市、亳州市被评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1999年,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1999年度国际保护管理文化景观奖,九华山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

六、经济发展

初步核算,2007年生产总值(GDP)734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14.7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3282.6亿元,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2848.4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为16.5∶44.7∶38.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015元(折合1580美元),比上年增加1960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9436元/人,比上年增加2842元。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3%,涨幅高于上年4.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5%。在食品类价格中,粮食上涨5.8%,油脂上涨27.3%,肉禽及制品上涨33.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4.1%。

2007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818万人,比上年增加7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639.7万人,减少101.3万人;第二产业904.9万人,增加69.2万人;第三产业1273.4万人,增加109.1万人。在岗职工321.8万人,增加0.9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485.3万人。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50.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200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6%。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农村经济仍较薄弱等。

七、社会事业

1.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7年末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8个,在学研究生28098人。普通高校89所,在校生73.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7%,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84.9万人。普通高中779所,在校生135.2万人。普通初中3264所,在校生321.7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8.63%。小学17240所,在校生549.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81%。各级各类成人学校毕业生数73万人。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受益学生871.8万人。

安徽省科学技术整体力量居全国前列,省会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市内设有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著名的科研单位和高等学府,其中一些学科和项目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已建成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国家火灾科学实验室、HT—7托卡马克装置等,在各自领域代表着中国的最高水平。全省现有国务院部门及中国科学院驻皖科研机构近20个,县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251个,高等院校办研究与发展机构40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420多个,民营科技企业3629家。全省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名、工程院院士2名,科技人员94万。

2007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4万人,比上年增长4.2%。科研机构959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机构366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9.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6.3万人。2007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2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74亿元,增长25%,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1.01%。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8个,部属实验室15个。

2.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7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9个,文化馆119个,公共图书馆85个,博物馆44个,乡镇文化站1270个。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4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项,省级名录102项。广播电台17座,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07%。电视台17座,有线电视用户337.3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44%。2007年出版报纸97种,总印数11.3亿份;期刊(杂志)176种,总印数0.55亿册;图书3460种,总印数2.24亿册;电子、音像出版物518种,出版数量306万盒(张)。2007年末全省共有各级国家档案馆124个,馆藏档案资料1000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

2007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9347个,其中医院730个,卫生院19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4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1个。卫生技术人员17.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1万人,注册护士5.2万人。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12.9万张,2007年诊疗7295.4万人次。村卫生室2.2万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4.6万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9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81个县(市、区),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3602万人,参合率85.7%。

2007年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安徽省运动员共获得26.5枚金牌、32枚银牌和25枚铜牌。其中,世界冠军2个、世界亚军1个。积极开展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2007年共举办万人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25次,参加活动人数110万人次。

3.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7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2.75‰,比上年上升0.15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4‰,上升0.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6.35‰,上升0.05个千分点。2007年末全省户籍人口6675.7万人,比上年增加82.2万人;常住人口6118万人,增加8万人。城镇化率38.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3.6元,比上年增长17.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人均消费性支出8531.9元,增长17%,其中食品支出增长9.5%,交通与通讯支出增长13.1%,衣着支出增长4.2%,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34.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7%,比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平方米。

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56.3元,比上年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54元,增长13.8%,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4.1%,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8.9%,居住支出增长26.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3%,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8.9平方米,增加0.9平方米。

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部启动实施。2007年末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530.2万人和953.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364.5万人,2007年为28.7万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全省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48.7万人和175.6万人。2007年末已有17个市、56个县(市、区)出台并实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8.6万人。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41.8万人,城市低保人数100.4万人。

八、历史沿革

商朝:(前16世纪 - 前11世纪)的开国君主汤曾经短期定都在今安徽北部的亳州,当时安徽大部份居民并非华夏族,而是后来融入汉族的东夷。

春秋:今安徽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为吴国范围,淮河以北地区有蔡国、徐国。同时今安徽西部地区还有六国、舒国等小诸侯国。

战国:吴国被越国所灭。楚国扩张势力,迁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今安徽基本为楚国、越国分据。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国灭越国。

秦朝:前224年,楚国大将项燕被秦国的王翦60万大军击败,前223年,寿春陷落,楚国灭亡。前221年,秦国完成征服六国、统一天下的计划。安徽大部分地区属于九江郡(治于寿县)和庐江郡(今庐江、舒城一带),淮河以北属于泗水郡和砀郡。

汉:汉武帝时东瓯国举国迁到庐江郡(今庐江、舒城一带)。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沛郡,淮河以南地区属于九江郡、庐江郡。东汉沿袭之。

三国:今安徽地区大致以长江为线,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属于魏国,长江以南及沿江北岸属于吴国。魏国在今安徽设置了豫州、徐州、扬州,管辖谯郡、陈郡、沛国、广陵郡、淮南郡、安丰郡;吴国在今安徽设置了扬州,管辖庐江郡、丹阳郡。

西晋:合并魏吴的扬州,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皆属于扬州,分设淮南郡、庐江郡、宣城郡、新安郡。淮河以北地区为豫州、徐州管辖。

东晋、五胡十六国:淮河以南为东晋管辖范围,淮河以北为东晋与五胡十六国的交战前沿。今安徽淮河以北地区主要后赵(319—351)、前秦(351—394)管辖。

南北朝: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为南朝(宋、齐、梁、陈)管辖,淮河以北地区为北朝(北魏、东魏、北齐)管辖。

隋朝:隋朝 (581年~618年)统一了中原。今安徽境内设有汝阴郡、谯郡、钟离郡、江都郡、丹阳郡、历阳郡、庐江郡、同安郡、宣城郡、新安郡。

唐朝:今安徽境内为河南道、淮南道、江南道管辖,设有亳州、颍州、泗州、徐州、宿州、寿州、濠州、庐州、扬州(并滁州)、和州、光州、舒州、歙州、宣州、池州。

五代十国:今安徽境内淮河以北地区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周后期扩张到了江淮)管辖;淮河以南地区先后为吴、南唐管辖。

北宋:北宋结束了割据局面。今安徽境内分属京西北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江南东路。

南宋、金:淮河以北地区为金国占领,属于金国南京路;淮河以南为南宋管辖,分设淮南东路、淮南西路、江南东路。

元朝:元统一中国。今安徽境内分属河南江北省、江浙省。

明朝:安徽全部地区皆属于南直隶省,境内分设凤阳府、庐州府、太平府、安庆府、池州府、宁国府、徽州府、徐州、滁州、和州、广德州。

清朝: 1645年,满清的八旗兵攻占天京(南京),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1667年, 又将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安徽省会设在安庆,驻有安徽巡抚以及安徽按察使,至于管理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使则长期寄驻江宁府(南京),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也一并迁来安庆。省界与今天比较变化不大。清朝安徽省管辖八府四州四十二县,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庐州府、凤阳府、颍州府、泗州、滁州、和州、广德州。

中华民国:民国初依照淮河和长江在安徽设淮泗道、安庆道、芜湖道。民国安徽所有县市均属安徽省直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一度以长江为界分为皖北和皖南2个行政公署(省级)。皖北行署驻合肥,皖南行署驻芜湖。1952年又重新合并重建安徽省。省界有小幅的调整:徽州的婺源县划归江西,滁县的江浦县、盱眙县以及宿县的泗洪县划归江苏,江苏徐州的萧县和砀山县划给了安徽。初期设立九专区五市:宿县专区、阜阳专区、六安专区、滁县专区、巢湖专区、安庆专区、宣城专区、池州专区 徽州专区、蚌埠市、淮南市、合肥市、安庆市、芜湖市。后来专区更名地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马鞍山市、淮北市、铜陵市相继从当涂县、濉溪县、铜陵县中设立,和之前的解放前后成立的五省辖市一起组成了安徽最早的八个城市。80年代末,原徽州地区被撤销,以屯溪市为中心建立了新的黄山市。90年代后,滁州市、阜阳市、宿州市、巢湖市、六安市、亳州市、宣城市、池州市相继改地设市。安徽17市局面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