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06年特岗教师招聘试题(初中语文科目四)
云南省2006年特岗教师招聘试题(初中语文科目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鞭笞(chī)B.鬼使神差(chāi)
C.瞠(tān)目结舌D.谄(chǎn)上欺下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目不瑕接B.敞帚自珍
C.中流抵柱D.心力交瘁
3.下列各组词中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
A.轻视——蔑视B.边疆——边城
C.人口——人民D.礼节——礼貌
4.下列句子中不属于比喻的一项是()
A.江南的夏夜,蛙声如潮,月色如银
B.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C.广场上到处是花的海洋
D.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5.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的是()
A.《文赋》B.《典论·论文》
C.《文心雕龙》D.《诗品》
6.新闻指的是()
A.新奇的见闻B.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C.新近发生的有影响的事实的报道D.历史的记录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句名言的作者是()
A.李清照B.李白
C.文天祥D.苏东坡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游山西村》,其作者是()
A.杜甫B.李白
C.王维D.陆游
9.中国当代文学中曾获斯大林文学奖的作品是()
A.《暴风骤雨》B.《创业史》
C.《平凡的世界》D.《班主任》
10.下列外国作家中属于浪漫主义作家的是()
A.巴尔扎克B.雨果
C.左拉D.司汤达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后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无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下列中国现代作家中属于“创造社”的是()
A.鲁迅B.郭沫若
C.沈雁冰D.郁达夫
E.张资平
12.属于初唐四杰的作家是()
A.王勃B.骆宾王
C.卢照邻D.杨炯
E.陈子昂
13.属于俄罗斯作家的是()
A.列夫·托尔斯泰B.莎士比亚
C.果戈理D.契诃夫
E.莫泊桑
14.“之”在古汉语中的主要用法是()
A.结构助词,相当于“的”B.作代词,相当于“他”
C.作形容词,相当于“美”D.作动词,相当于“到”
E.作语气助词,表停顿,可不译
15.“于”在古汉语中的主要用法是()
A.与动词组成介词结构,相当于“在”、“到”
B.与形容词组成介词结构,相当于“比”
C.人称代词,相当于“我”
D.表被动,相当于“被”
E.作连词,相当于“和”
试题由中人教育独家提供,任何网站如需转载,均需得到中国教育在线教师招聘频道和中人教育双方的书面许可,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三、填空题(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本大题4小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7.语文课程的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阶段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18.文学作品的体裁根据“三分法”可以分为、和;根据“四分法”可以分为、、和。
19.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所说的“三曹”是指、和。
四、解释题(解释下列词语,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0.浪漫主义——
21.文艺复兴——
22.诗经——
2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24.意境——
25.荒诞派戏剧——
五、简答题(简要回答以下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什么是素材?什么是题材?素材与题材有何区别?
27.什么是典型人物?什么是典型环境?试述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28.为什么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试述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六、应用题(运用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到的知识,完成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的任务。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根据下列课文写一篇教案,要求写成简案,能够体现新课改精神,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部分。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30.下面是初一学生写的一篇作文,要求改正文中的错别字(在错别字上打×,改在右侧的边白处),改正病句(就原文修改),至少写3条眉批(写在边白处),在文后写出评语。评语要求能够简明、准确地概括本文主要的优缺点,并对学生今后的写作具有指导作用。
垃圾·妈妈
说妈妈爱垃圾,恐怕大家听了都会被吓一跳。爱什么不好,偏偏去爱垃圾。
每天出门去上班,妈妈的手中除了提着自己那个精致的皮包,总会带上一两个装满垃圾的塑料袋,走过路边摆放垃圾的那只快有我高的兰色大桶时,小心地放进去,盖好桶盖。
妈妈的车里有时会很乱,后牌座椅经常堆着图书、运动衣、药瓶子等等东西,但是,妈妈从不会向车窗外乱扔一样东西。有一次,舅舅开车时往窗外扔了一个小纸团,被妈妈批评了好一阵,直到舅舅认错才肯罢休。我看在眼里,知道妈妈的厉害,绝不敢轻易向车窗外乱扔东西。妈妈有个习惯,总是在车里放着一个塑料袋,装果皮、废纸和饮料瓶等等。
有时放学,妈妈会来学校接我回家。下车的时候,她就分付我提上车里那包装满垃圾的塑料袋去扔掉。每隔两三天,我就得去完成一次这样的任务。
妈妈还有一个习惯,如果是我们一大家子人出门去玩,她总会拿上几个塑料袋放进背包,让我们在车上或者是在公园里装脏物和废品。有一回,我们到效外去玩,妈妈在忙乱中忘记拿塑料袋,她就把大家吃完的香蕉皮全部拿在手里,一直等到有了一个可以扔东西的大箩筐,她才得到了“解放”。回家以后,我非常后悔,我只顾玩得高兴,竟然忘记帮妈妈分担一点重付。现在想来,每一次出去玩妈妈都没有玩好,她只顾帮大家拣垃圾了。
我还记得有一天,我问妈妈:“你的理想是什么?”妈妈说:“生个好孩子,写本好书。”我说:“错!你的理想是当一个清洁工,收集全世界的垃圾。”妈妈听了放声大笑,开心得哭了起来。笑完之后对我说:“不用每一个人都成为清洁工,但是,每个人都要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和意识,我们的世界才会干干净净,大家的心情才会舒畅,对不对?”
我们家住的小区里有好几个和我年龄相近的小朋友,周末或者是节假日会在一起玩。有时候会聊起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一回,住在3幢的一个女孩儿说:“茁茁,你妈从左边看是贵妇,从右边看是女仆,从正面看呢,不伦不类。左手提着皮包,右手拎着垃圾。”我听了大叫起来:“你的妈妈从来不去扔垃圾吗?多么懒惰呀!”
我的妈妈,这个有着垃圾情结的漂亮女士,她并不在乎别人怎样看她,一如既往的左手提包,右手提垃圾。我相信这个十分环保的姿式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共鸣,并得到大家的理解。
评语:
云南省2006年特岗教师招聘试题(初中语文科目四)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瞠(chēng)目结舌。
2.D 【解析】瑕—暇;敞—敝;抵—砥。
3.A 【解析】略。
4.D 【解析】D项是借代的修辞。
5.C 【解析】《文心雕龙》是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对后代文学评论有很大的影响。
6.C 【解析】新闻的定义。
7.C 【解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中国有名的爱国诗人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
8.D 【解析】略。
9.A 【解析】《暴风骤雨》曾获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路遥的《平凡的世界》1988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10.B 【解析】雨果是19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二、多项选择题
11.BDE 【解析】创造社, 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等留日学生。主张表现自我“内心的要求”,艺术倾向富有反抗精神的积极浪漫主义。以郁达夫小说、郭沫若诗歌为代表。
12.ABCD 【解析】初唐四杰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陈子昂是初唐四杰以后的著名诗人,他反对六朝绮丽之风,提倡古朴淡雅的诗风。
13.AD 【解析】莎士比亚和果戈理是英国的;莫泊桑是法国的。
14.ABDE 【解析】考查古代虚词的用法。
15.ABDE 【解析】没有人称代词这一用法。
三、填空题
16.交际工具人类文化工具性与人文性
17.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识字写字阅读写作
18.小说诗歌戏剧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19.曹操曹丕曹植
四、解释题
20.【答案要点】浪漫主义——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欧洲盛行的文学思潮。它是对古典主义的一种反叛。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的是理想境界,注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其次在艺术形象的构思上,按照作家主观的情感逻辑而不是生活本身的逻辑,去想象和创造形象与理想境界。最后它往往着力于寄寓了主观理想的大自然的抒写。
21.【答案要点】文艺复兴——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文艺复兴虽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苏古典主义文化为标志,但实质上并不是为了恢复古代的旧文化,而是借此反对封建观念,摆脱中世纪宗教教义和封建思想的桎梏,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思想、新文化。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史上的新纪元,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22.【答案要点】诗经——《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关雎》、《氓》、《伐檀》、《硕鼠》、《七月》。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3.【答案要点】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鲁迅讲话《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是“左联”的纲领。1936年春解散。
24.【答案要点】意境——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意象的空间。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我们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25.【答案要点】荒诞派戏剧——荒诞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荒诞派戏剧指剧作家有意创造出不合常理、不合常形的形象以达到揭示某种哲理或观念的目的。
五、简答题
26.【答案要点】素材,指作家在生活中积累起来而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在作家头脑中留下的印象;题材,一般指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也泛指经作者筛选、加工、组合,写到作品或文章中,用以表现主题的材料。
题材建立在丰富的素材基础上,是对素材整理、弃取和加工的结果。
27.【答案要点】典型是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典型环境指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1)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就不能形成;另一方面典型环境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典型环境实际上主要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2)二者互动性。一方面典型环境是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基础。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典型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其发生反作用。
28.【答案要点】文学运用语言来创造艺术美,运用语言来建构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语言将自身的属性渗透于文学,使文学具备了与众不同的风貌。语言对于文学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语言是文学唯一的媒介材料。作家要运用语言来创作,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组合体。
六、应用题
29.【答案要点】
余光中《乡愁》教案
学习目标:以诵读为基础,介绍几种赏析,重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重难点: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乡愁》朗读录音。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中国台湾诗人。福建永春人。先后在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外文系学习。历任《蓝星》、《现代文学》等杂志的主编,著有长诗《天狼星》、诗集《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评论集多种。
三、整体感知
1.阅读《乡愁》,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背井离乡,天各一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阅读此诗,使我们感到回味无穷。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意境幽远深邃,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2.诗的结构: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四、赏析
《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它以民谣的歌调深沉而忧郁地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短诗巧妙地运用了民歌中部分隔离反复的形式,叙述抒情主人公人生主要历程中的几段乡愁,最后一节轻轻一点:
“而现在……”
诗人善于使用传统民歌的层递层进、互衬对比的手法。前三节诗逐层描绘了他幼年、成年、成年之后的三段生活经历,母子分离的乡愁,情侣难见的乡愁,皆由生活拮据造成。生离死别的乡愁,是由生命规律使然。三段乡愁写个人,却为写中华民族乡愁打好铺垫。最后一节,抒写的国愁才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它唱出了几千万台湾同胞的赤子之心。
短诗在语言、节奏韵律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以“小小”、“窄窄”等分别形容邮票、船票,用得明了、形象、新鲜,加重了乡愁的浓重意味。总而言之,《乡愁》整首诗含蓄蕴藉,余韵绵绵,满纸是思念大陆的亲情,落叶归根的宿愿,已成为人们传诵的佳作。
五、难点分析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意象的笔法。诗中主要设置了四个象征性的意象:
一是“小小的邮票”,它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母亲牵挂儿子,儿子想念母亲。
二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它象征着作者青年时代乡愁的恋人之情。这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思恋和向往。
三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它象征着作者中年时代乡愁的生死之情。这是一种只能埋于心底、无法在两者之间传递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墓里墓外虽然只有咫尺,然而却又是那么遥远。
四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它象征着作者晚年时代乡愁的故国之情。海峡虽然“浅浅”,但是故国之情却是深不可测。而且,作者的情感是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它绵远深长、回味不尽。作者“乡愁”的内涵和境界,随着自己的成熟和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提升,从个人和家庭的亲情,扩展到海峡两岸的爱国之情。这就使“乡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六、朗读比赛
七、小结课文
八、布置作业:背诵诗歌
九、板书设计
30.【答案要点】
错别字:兰色—蓝色;后牌—后排;分付—吩咐;效外—郊外;重付—重负;姿式—姿势。
病句修改:(1)后牌座椅经常堆放着图书、运动衣、药瓶子等等东西。改为后排座椅经常堆放着图书、运动衣、药瓶子等等。或后排座椅经常堆放着图书、运动衣、药瓶子等东西。
(2)现在想来,每一次出去玩妈妈都没有玩好,她只顾帮大家拣垃圾了。将“每一次”改为“那一次”
眉批:(1)题目《垃圾·妈妈》,就吊起了我们读者的胃口,妈妈怎么会同垃圾联系在一起,是褒,还是贬,一开头就设置了一个悬念。
(2)作者举了几个例子如出门上班、批评舅舅、郊外游玩、同妈妈对话,来生动地描写了妈妈的环保意识。
(3)我问妈妈理想是什么,这一段,对话很幽默、很风趣,这样就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性格随和、细心,很有环保意识的妈妈的形象。
评语:妈妈是我们最熟悉的,值得写的东西也很多,妈妈这样的题目,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写过,可是这一篇《垃圾·妈妈》,却写得很幽默、很生动。全都是与垃圾有关的,就是肖像描写也与垃圾有关,妈妈的左手提包,右手提垃圾的,可以说是紧紧地围绕垃圾来写妈妈,突出了环保卫士的妈妈形象。妈妈的这种垃圾情结的漂亮女士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个妈妈的形象,又很真实、生动。没有生硬的环保的说教,却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