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5日哈尔滨市市纪委遴选笔试真题
材料1: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形成高压态势,有腐必反,反腐必严成为大环境。随着一批贪墨官员的落网,反腐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话题。然而,懒政怠政,其对人民群众的伤害,绝不亚于贪污腐败。究其原因,还是部分为官者漠视人民, 玩忽职守, 极大损害损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懒政怠政的危害,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遇事消极抵触,麻木旁观。有些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职,一味推脱, 属于份内的事情能拖则拖。 甚至一张纸掉到地上, 连捡起来的力气也没有。老百姓来办事,问个情况,一问三不知,缺乏为民服务的热情,要不就是推脱给别人,使得老百姓办事成本大大增大,久而久之,百姓对此怨声越来越大,危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2、缺乏学习动力。有些干部, 自身学习不够,埋怨现在科技发展太快,微信他不会用,电脑也不会用,但就是不学习,认识学习在浪费时间,但喝酒、钓鱼、打牌、旅游却极有兴致,对自己工作上的事情会的不做,不会的不学,工作能力低下,效率不高,老百姓来办件事,三分钟能解决的,非得拖上个个把小时,浪费大家时间, 影响极坏。
3、个人发展受限导致无心工作。 反腐高压态势下, 有些外围裙带关系自然瓦解,一些干部好不容易攀上个上级,上级被抓了,感觉自己前途渺茫,无心工作,对一切事情提不起兴趣,一直消沉下去。
以上种种,概括不全,这些都是懒政怠政的表现。出现这些症状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 要自励自省, 及时纠正, 要深刻认识到是人民群众赋予了我们的权力与平台, 要本着为民服务的初衷,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材料2:廖俊波,男,汉族,1968年8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兼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
廖俊波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面对贫困县、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县,不打退堂鼓,不当太平官,把担当放在首位,率领全县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勤奋、 实干、 严谨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画卷, 成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
“廖书记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南平师专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 乡镇干部, 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 在产业园区等经济建设主战场经过磨砺, 工作勤奋努力, 多次对家人讲, “组织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唯有加倍努力,才能报答党的厚爱和人民的信任”。
廖俊波对群众充满感情, 始终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 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在群众最关切的脱贫攻坚、 教育医疗、 基础设施等方面都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全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脱贫率达69. 1%。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短短4年,政和县山乡巨变,财政总收入、 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等都实现了极大的增长, 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政和展现在人们面前。
廖俊波经历的岗位, 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 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总有使不完的劲。在政和县任职期间, 创造了在传统农业县建起省级工业园区的“政和速度”。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 他敢于担当、 勇于创新, 经常鼓励干部: “只要是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就大胆去干,有责任我来担。”
廖俊波把“肝胆干事、干净做人”作为座右铭。只要“朋友关系”、不要“利益关系”,是他做人和交友的原则。他到武夷新区任职后公开表态: “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生活中,他始终廉洁自守,加班熬夜是常态,却从不给自己开小灶。他十分注重家风家教,爱人工作27年, 至今仍然在教学第一线。 一家人都住在普通居民楼里, 家中装修简朴、陈设简单。同事朋友们都说,他浑身阳光、清澈透亮,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材料3: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卓越的科学家,无私的爱国者,杰出的科技创新倡导者,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执委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学部长,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黄大年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月8日在长春逝世, 享年58岁
黄大年教授,男,广西南宁市人,1958年8月生,汉族。1978年至1982年,在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学习,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6 年, 继续在应用地球物理系攻读硕士学位。 1992年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 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 师从国际地球物理学大师、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古宾斯教授。 1996年, 获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后, 他第一时间返回选送单位长春地质学院报到,兑现学成归国承诺。1997年1月,经学校批准,再次前往英国, 开始在英国剑桥 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 曾先后担任过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2009年12月,在国家和母校事业的召唤下,他放弃了在英国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作为第二批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 全职回到吉林大学担任教授, 是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在吉林大学教学科研岗位上,他兢兢业业、教书育人,领率团队、拼搏创新,成就显著、功勋卓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材料4:略
材料5:略
材料6:略
材料7:发生在扶贫领域的腐败,不仅严重影响扶贫开发工作的正常运转,而且极易引发矛盾和问题,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对精准扶贫中的腐败问题时刻保持警惕,给扶贫领域拉响警笛、 扯上警戒线、 安上防火墙,在整治扶贫腐败方面也突出精准。
首先,要精准监督。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监督也是这个道理。 强化监督工作,是预防和打击扶贫腐败的关键环节。扶贫开发到哪里,强农惠农支农资金发放到哪里,相关的监督就应该跟进到哪里。 只有实现全覆盖、 无盲区的精准监督,才不会留下漏洞。 除了加大对精准扶贫的专项监督外,还需要从制度上健全监督网络,比如完善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扶贫资金台账和信息库,对资金管理使用的每个环节开展职务犯罪风险排查,完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让扶贫工作阳光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