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基础知识
[!--smalltext--]
1.1基础数列类型
①常数数列如7,7,7,7,7,7,7,7,……
②等差数列如11,14,17,20,23,26,……
③等比数列如16,24,36,54,81,……
④周期数列如2,5,3,2,5,3,2,5,3,……
⑤对称数列如2,5,3,0,3,5,2,……
⑥质数数列如2,3,5,7,11,13,17
⑦合数数列如4,6,8,9,10,12,14
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2 200以内质数表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01,103,107,109,113,127,131,137,139,149,151,157,163,167,173,179,181,191,193,197,199
1.3 整除判定
能被2整除的数,其末尾数字是2的倍数(即偶数)
能被3整除的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能被5整除的数,其末尾数字是5的倍数(即5、0)
能被4整除的数,其末两位数字是4的倍数
能被8整除的数,期末三位数字是8的倍数
能被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
能被25整除的数,其末两位数字是25的倍数
能被125整除的数,其末三位数字125的倍数
1.4 经典分解
91=7×13 111=3×37 119=7×17
133=7×19 117=9×13 143=11×13
147=7×21 153=9×17 161=7×23
171=9×19 187=11×17 209=19×11
1.5常用平方数
数字
|
平方
|
1
|
1
|
2
|
4
|
3
|
9
|
4
|
16
|
5
|
25
|
6
|
36
|
7
|
49
|
8
|
64
|
9
|
81
|
10
|
100
|
11
|
121
|
12
|
144
|
13
|
169
|
14
|
196
|
15
|
225
|
16
|
256
|
17
|
289
|
18
|
324
|
19
|
361
|
20
|
400
|
21
|
441
|
22
|
484
|
23
|
529
|
24
|
576
|
25
|
625
|
26
|
676
|
27
|
729
|
28
|
784
|
29
|
841
|
30
|
900
|
1.6常用立方数
数字
|
立方
|
1
|
1
|
2
|
8
|
3
|
27
|
4
|
64
|
5
|
125
|
6
|
216
|
7
|
343
|
8
|
512
|
9
|
729
|
10
|
1000
|
1.7 典型幂次数
底数
指数
|
2
|
3
|
4
|
5
|
6
|
1
|
2
|
3
|
4
|
5
|
6
|
2
|
4
|
9
|
16
|
25
|
36
|
3
|
8
|
27
|
64
|
125
|
216
|
4
|
16
|
81
|
256
|
625
|
1296
|
5
|
32
|
243
|
1024
|
|
|
6
|
64
|
729
|
|
|
|
7
|
128
|
|
|
|
|
8
|
256
|
|
|
|
|
9
|
512
|
|
|
|
|
10
|
1024
|
|
|
|
|
1.8常用阶乘数
数字
|
阶乘
|
1
|
1
|
2
|
2
|
3
|
6
|
4
|
24
|
5
|
120
|
6
|
720
|
7
|
5040
|
8
|
40320
|
9
|
362880
|
10
|
36288000
|
2.1 浓度问题
1.混合后溶液的浓度,应介于混合前的两种溶液浓度之间。
2.浓度=溶质÷溶液
2.2 代入排除法
1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2.
①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②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事偶数,则两数奇偶相同。
3.余数特性
①一个数被2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一位数字被2除得的余数
②一个数被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一位数字被5除得的余数
③一个数被4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两位数字被4除得的余数
④一个数被8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三位数字被8除得的余数
⑤一个数被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两位数字被25除得的余数
⑥一个数被1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三位数字被125除得的余数
⑦一个数被3除得的余数,就是其各位数字相加后被3除得的余数
⑧一个数被9除得的余数,就是其个位数字相加后被9除得的余数
2.3 计算问题
1.平方差
2.完全平方和
3.完全平方差
4.立方和
5.立方差
6.完全立方和
7.完全立方差
8.等比数列求和
(q≠1)
9.循环数
198198198=198×1001001
2134213421342134=2134×1000100010001
检查:规律:有多少个循环数,就有多少个1,1之间0的个数是循环数位数-1
例如2134213421342134,中有“2134”四个,所以应该有4个1,同时2134为四位数,所以两个1之间应该有三个0,所以为100100010001
10.乘方尾数口诀
底数留个位,指数除以4留余数(余数为0,则看做4)
例如19991998的末尾数字为:底数留个位,所以底数为9;指数除以4留余数,1998除以4的余数为2,所以最后为92=81,因此末尾数字为1
11.韦达定理
其中x1和x2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则:
x1+x2=
x1×x2=
逆推理:
如果 a+b=m a×b=n
则a、b是的两个根。
5.4 行程问题
1.路程=速度×时间
2.相向运动:速度取和;同向运动:速读取差
3促进运动:速读取和;阻碍运动,速度取差
5.5 工程问题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5.6 几何问题
1.常用周长公式:
正方形周长
长方形周长
圆形周长
2.常用面积公式
正方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圆形面积
三角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
梯形面积
扇形面积
3.常用表面积公式
正方体表面积
长方体表面积
球表面积
圆柱体表面积
4.常用体积公式
正方体体积
长方体体积
球的体积
圆柱体体积
圆锥体体积
5.几何图形放缩性质
若将一个图形扩大至原来的N倍,则:对应角度仍为原来的1倍;对应长度变为原来的N倍;面积变为原来的N2倍;体积变为原来的N3倍。
6.几何最值理论
1.平面图形中,若周长一定,越接近于圆,面积越大。
2.平面图形中,若面积一定,越接近于圆,周长越小。
3.立体图形中,若表面积一定,越接近于球体,体积越大。
4.立体图形中,若体积一定,越接近于球体,表面积越小。
7.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题目中例8非常重要。
5.7 容斥原理
1.两集合标准型核心公式
满足条件Ⅰ的个数+满足条件Ⅱ的个数-两者都满足的个数=总个数-两者都不满足的个数
2.三集合标准核心公式
3.三集合整体重复型核心公式
假设满足三个条件的元素数量分别为A、B、C,而至少满足三个条件之一的总量为W。其中:满足一个条件的元素数量为x,满足两个条件的数量为y,满足三个条件的数量为z,从而有下面两个等式:
W=x+y+z
A+B+C=x×1+y×2+z×3
5.8排列组合问题
1.排列公式:
2.组合公式:
3.“捆绑插空法”核心提示
相邻问题——捆绑法:先将相邻元素全排列,然后视其为一个整体与剩余元素全排列;
不邻问题——插空法:现将剩余元素全排列,然后将不邻元素有序插入所成间隙中。
4.对抗赛比赛场次基本公式
淘汰赛——①仅需决出冠亚军 比赛场次=N-1
②需决出1、2、3、4 比赛场次=N
循环赛——①单循环(任意两个队打一场比赛) 比赛场次=
②双循环赛(任意两个队打两场比赛) 比赛场次=
5.9 概率问题
1.单独概率=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的情况数
2.某条件成立概率=1-该条件不成立的概率
3.总体概率=满足条件的各种情况概率之和
4.分布概率=满足条件的每个步骤概率之积
5.条件概率:“A成立”时“B成立的概率”=A、B同时成立的概率÷A成立的概率
5.10 边端问题
1.段数公式:段数=总长÷株距
2.线性植树:单边植树:棵树=段数+1
双边植树:棵树=(段数+1)×2
3.楼间植树:单边植树棵树=段数-1
双边植树棵树=(段数-1)×2
4.环形植树:单边植树棵树=段数
双边植树棵树=段数×2
5.方阵问题核心法则:
人数公式:N层实心方阵的人数=N2
外周公式:N层方阵最外层人数=(N-1)*4
对于三角阵、五边阵的情况可以此类推
6.过河问题核心法则:
①M个人过河,船上能载N个人,由于需要一个人划船,共需往返次(需要×2)
②“过一次河”指的是单程,“往返一次”指的是双程
③载人过河的时候,最后一次不再需要返回。
5.12初等数学问题
1.同余问题
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公倍数作周期
例如:①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1,除以6余1,则取1,表示为60n+1
②一个数除以4余3,除以5与2,除以6余1,则取7,表示为60n+7
③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2,除以6余3,则取3,表示为60n+3
2.等差数列核心公式
求和公式:
项数公式:
级差公式:
通项公式:
5.13 年龄问题
1.基本知识点
①每过N年,每个人都长N岁
②两个人的年龄差在任何时候都是固定不变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之间的倍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小。
2.平均分段法
例如:甲对乙说:当我岁数是你现在岁数时,你才4岁。乙对甲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岁数的时候,你是67岁,则现在甲乙各多少岁?
画出如下图:
67-------------------甲-------乙----------------------4
67-4=63,即相差了63
67-甲-乙-4,共有三段,所以每段为63÷3=21
所以乙=4+21=25岁
所以甲=25+21=46岁
5.14 统筹问题
1.“非闭合”货物集中问题
判断每条“路”的两侧的货物总重量,在在这条路上一定是从轻的一侧流向重的一侧。
特别提示:①本法则必须适用于“非闭合”的路径问题中
②本法则的应用,与各条路径的长短没有关系
③我们应该从中间开始分析,这样可以更快。
2.货物装卸为题
如果有M辆车和(N>M)个工厂,所需装卸工的总数就是需要装卸工人数最多的M各工厂所需的装卸工之和。(若M>=N,则需要把各个点上的人加起来即答案)
排列数公式:P=n(n-1)(n-2)…(n-m+1),(m≤n)
组合数公式:C=P÷P=(规定=1)。
“装错信封”问题:D1=0,D2=1,D3=2,D4=9,D5=44,D6=265,
年龄问题:关键是年龄差不变;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日期问题:闰年是366天,平年是365天,其中: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是30天,闰年时候2月份29天,平年2月份是28天。
植树问题
(1)线形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
(2)环形植树:棵数=总长间隔
(3)楼间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
(4)剪绳问题:对折N次,从中剪M刀,则被剪成了(2N×M+1)段
鸡兔同笼问题:
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一般将“每”量视为“脚数” )
得失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的推广):
不合格品数=(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
=总产品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总产品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
例:“灯泡厂生产灯泡的工人,按得分的多少给工资。每生产一个合格品记4分,每生产一个不合格品不仅不记分,还要扣除15分。某工人生产了1000只灯泡,共得3525分,问其中有多少个灯泡不合格?”
解:(4×1000-3525)÷(4+15) =475÷19=25(个)
盈亏问题:
(1)一次盈,一次亏:(盈+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2)两次都有盈: (大盈-小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3)两次都是亏: (大亏-小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4)一次亏,一次刚好:亏÷(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5)一次盈,一次刚好:盈÷(两次每人分配数的差)=人数
例:“小朋友分桃子,每人10个少9个,每人8个多7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个桃子?”
解(7+9)÷(10-8)=16÷2=8(个)………………人数
10×8-9=80-9=71(个)………………桃子
钟表问题:
解(7+9)÷(10-8)=16÷2=8(个)………………人数
10×8-9=80-9=71(个)………………桃子
钟表问题:
钟面上按“分针”分为60小格,时针的转速是分针的,分针每小时可追及
时针与分针一昼夜重合22次,垂直44次,成180o22次。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