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演练第622期
11.“国家教育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一教育目的体现的价值取向是( )。
A、伦理本位论
B、科学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答案】D
【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故选D。
12.在实际工作中,新手教师即使完全模仿专家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很难达到同样理想的效果。这说明教学策略具有( )。
A、综合性
B、可操作性
C、灵活性
D、层次性
【答案】C
【解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是动态的,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新手教师即使完全模仿专家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很难达到同样理想的效果。故选C。
13.教师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具有( )。
A、评价功能
B、教育功能
C、辅导功能
D、说服功能
【答案】B
14.关于教育的起源,( )认为教育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社会起源说
【答案】B
【解析】教育的起源,教育史上主要有四种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提出了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故选B。
15.冯老师在做家访时,坚持“四多四少”原则,即“多一点针对性,少一点随意性;多一点肯定,少一点求全责备;多一点情感交流,少一点情况汇报;多一点指导,少一点推卸责备”。下列对冯老师的做法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可行,仅报喜不报忧,一味迎合家长
B、不可行,虽重情感交流但回避了问题
C、可行,体现了他注重沟通策略,尊重家长
D、可行,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家长至上
【答案】C
【解析】冯老师“四多四少”原则充分地体现了教师与家长的良性沟通策略。因此,冯老师的做法是可行的。故选C。
16.《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 )。
A、国防教育
B、纪律教育
C、纪律和法制教育
D、法制教育
【答案】D
【解析】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故选D。
17.鹤立鸡群就是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注意现象是( )。
A、随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答案】C
18.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
A、社会关系
B、人际关系
C、教育关系
D、师生关系
【答案】D
1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应更多地接受抽象思维训练
B、前运算阶段的孩子能够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判断
C、教学过程中呈现给孩子的教学材料不能超过其发展水平
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化过程在认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答案】D
【解析】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化过程在认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这一因素为皮亚杰所特别强调。所谓平衡化,就是指一种动态的认知过程,其目标是要达到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皮亚杰认为,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D项正确。A项: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但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到了形式运算阶段,就不能单纯注重直观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多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否则就会滞后于学生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去集中化是指儿童在做出判断时能够同时考虑多个维度,这是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具有该特征的孩子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而不是前运算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教学过程中呈现给孩子的教学材料可以适度超过其发展水平,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程度。这属于维果斯基的理论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D。
20.中学生王某的脸上有一块疤痕,同学李某便给王某起了外号“王疤”,并在同学中广而告知。李某侵犯王某的权利是( )。
A、隐私权
B、姓名权
C、荣誉权
D、人格权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起外号属于侵犯人格尊严权行为。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