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5年4月18日天津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材料一
互联网是一个新的世界,那里包罗万象,不但有科学知识的海洋,还有无数人类生活的新通道,它成了人们思考和生活的新场所。在那里,人们不但要重新认识世界,还要重新认识自己。
莫尔斯电报让电隔空写字,贝尔电话让电为人传话,但这都比不了多媒体、多通道、多信息量的网络交往方式。互联网瞬时传播声音和图像,不但消除了时空阻隔, 还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不同语言背景、地域和国度的人,都可在网络中超越时空地沟通:同时,数不胜数的网络渠道也在满足着人们多种多样的交往需求。
对年轻人来说,即使是睡觉时间,也不用断开手机的3G、4G网络;数据(保密的除外)也不用再存放在自己的优盘和硬盘等物理空间了。我常把写到一半的文章传到邮箱,发给自己,就是为了存储。在路上等车的时候,我用手机打开邮箱,在回复给自己的状态下,写另一部分,然后直接回复给自己。用邮箱和云,存了数据后,告知他人密码,还能异地传输数据。而倒腾优盘,不仅要实物到达,还可能传递了病毒。
所有的便利,都是互联网的无处不在带来的:临睡前,与远方朋友道晚安;早晨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刷新微博或微信;走到厕所,手机要带到厕所;休闲时光,手机和电脑是最重要的娱乐工具;上班的时候,电脑和手机都是最重要的工作工具。
互联网中有海量的知识,并且还在不断更新,你需要时刻借助搜索引擎找到——珍藏版图书、卷帙浩繁的资料、各类公开的文献、著名的经典和畅销书,甚至有创新知识的学术论文,几乎都有电子版。在这里,读者变成了搜者,学习也变成了查找,当然,网络并不创造知识,创造知识的是上网的人。但网上无限丰富的知识,改变了人类创造知识的场所和方式。
互联网对人们的语言、价值观、行为方式、文化等深层次影响在不断增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以及产业的组合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互联网使得人们有可能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有用的商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通过网络和电子商务,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要的商品。从生产者角度来说,网络的应用养活了企业的监督成本,缩短了生产的决策者和生产人员之间的距离,并使企业管理模式从金字塔型向扁平型转变,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互联网的应用,更有助于政府对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行使,通过网络,政府能够及时地了解公民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和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有利于政府按照公民的要求为公民提供适合他们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网络使政府机构工作人员数量逐渐减少,从而有助于精简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系统和管理系统。网络降低了政府运作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更加及时,并且能够有效减少信息传递的失真现象。
材料二
有人说,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吃饭、睡觉、出行、交友都被互联网化。我们生活的社会“被网络”,成了一种"无网不行”的社会。人们对于在互联网上生产和消费信息乐此不疲,产生极度依赖的心理。统计数据显示,一家微博网站一天发布的信息量,就超过《纽约时报》员工辛勤工作60年信息处理的总量,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一天上传的影像可以连续播放98年:现在,网络上两天积累的信息总和就相当于人类历史留下的全部记忆。而这些信息大多数是碎片化的、毫无用处的。
有了互联网,很多人都变懒了,许许多多的人,宁可呆在电脑前消磨时光,也不愿花时间和亲人朋友相聚,这样导致了亲情友情的疏远了:冰冷的E-mail取代了那些带着熟悉笔迹的信了,信可以永久的保留着,E-mail却随时可以删除:许许多多的人沉迷在虚幻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中,难以自拔,跟现实生活越离越远。网络也被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所利用,产生了许多网络诈骗、病毒以及不良信息等等危害着社会不健康的内容。
互联网把人类生活进行了“外包”,一些本该存储在人脑中的信息,转由计算机来保存。互联网将生活中的一切信息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使得我们再也无法集中注意力。长此以往,大脑中的某些功能将衰退,互联网最终将使我们变得“浅薄”。
互联网信息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手机、电视、电脑、公共交通上的车载电视都成为获取信息的渠道,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如此之多,方法如此简单,以至于我们对信息的关注仅仅停留在表面,浮光掠影形式的阅读除了增加一些谈资以外,真正沉淀下来的价值信息少得可怜。人们再也没有耐心读完一篇长篇小说,也无法通过深度的新闻报道对某个事件形成客观理性的认知。
互联网媒体过分追逐点击率,不加选择地向用户推荐耸人听闻的的所谓的爆炸性新闻,以夸张的标题和猎奇性的内容吸引用户点击,忽略了新闻本身具备的社会价值。从而导致人们对新闻的敏感度和辨别力降低,以为只有足够"爆炸"的消总才具备价值、才能够堂而皇之地登上头条。与此同时,那些真正具备价值的新闻则被媒体和受众选择性忽略。
以前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会选择查字典,现在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查字典,还可以查到这个字的用法和例句。以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比如煮鸡蛋应该煮多长时间,会选择向身边的长辈求助,而现在只需要“百度一下”,网络几乎无所不知,这导致我们对其产生依赖,遇到其他任何事,首先想到的都是通过网络寻求帮助。
我们不再尝试着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而是在网上照搬他人总结好的方法和经验。尽管他人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偶尔也会有不奏效的情况出现,但网络依然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首选,并被视为权威。久而久之,我们都变成了一个不会思考的动物。
材料三
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由于不会或者不习惯使用网络及移动终端,无法享受网络上的资源和网络给当今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在网络时代,他们显得格格不入,他们中有老年人、农民工、偏远地区的人,被称为“脱网人群”。
“每次给孩子打生活费都要老老实实地取号排队,银行的工作人员和孩子教了好多次怎么使用网上银行,但就是学不会,也不放心在网上汇钱,还是上银行放心,也不会出错。”安徽省合肥市西园新村的赵阿姨已经年近60,虽然家里也添置了电脑,但基本上用来看电视剧。
在合肥阜阳打工的刘大叔今年50岁了,谈起网络更多的是气愤,“不会上网导致 ‘购票难’了,每年过年回家,小年轻们在网上简简单单地就能订到回家的火车票,而我都得大早上爬起来上火车站排队,还经常买不到。改乘长途客车,不仅票价贵还折腾,今年一定得让年轻人教教我,不然太吃亏了。”刘亚立说,因为不会在网上购买火车票,很多像他一样的返乡农民工还是不得不持续数天排长队购票。
还有一部分人主动抵触网络和各种移动终端带来的快节奏生活、繁冗充斥的信息,甘愿脱离网络,享受自己的“慢”生活。
“我用的手机还是老款,不是智能手机,平时也就打打电话发发短信。我觉得简简单单挺好,把更多的时间留到现实生活当中,所以我家孩子让我装个微信什么的,我都说算了。”合肥市包河区退休教师刘阿姨说。
用智能手机聊天、网购、网上充水电费、上网查信息……对于网络时代的年轻人来说,这些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这也给大多数人带来了便利。但对于接受新鲜事物较迟缓或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脱网人群来说,这种便利无形中却成了他们的不便。他们的困难和尴尬,我们不应忽视,更不能嘲笑,而应给予理解和重视。把这些人的不便与需求考虑到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化进程中,这才是全社会的进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