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9年11月9日天津市下半年事业单位联考《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文综类)
1.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A项错误,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即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一种趋势和联系;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推动事物的发展。题干并未体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项正确,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且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题干中马克思普遍原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体现了二者的统一。C项错误,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题干并未体现量变与质变。D项错误,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对立统一。题干并未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故选B。
2.雪莱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该名言体现了()。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质量互变规律
C、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
D、对立统一规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A项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的内部不同的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题干与普遍联系无关。B项错误,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题干与质量互变规律无关。C项正确,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对立统一。题干中寒风瑟瑟、万物凋零的冬天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则代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冬天终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项错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任何事物以及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而矛盾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题干并未体现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故选C。
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差别
B、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人的思想动机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发展也是一种客观物质,拥有与生俱来的客观发展规律,体现为规律的客观性。A项错误,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存在不同之处,自然规律是由自然界中盲目的、自发的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而社会规律是由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形成的。B项错误,社会发展具有客观性,是自然历史过程,但社会发展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受到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不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项错误,社会发展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受到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影响。D项正确,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人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故选D。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
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
D、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项正确,经济基础产生与之对应的上层建筑,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B项错误,上层建筑自身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并非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产生于它的经济基础之后。C项错误,上层建筑自身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并非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D项错误,上层建筑自身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并非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性质都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故选A。
5.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D、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项错误,退耕还“荒”说明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解决过度开垦造成的生态问题,但人类社会需要发展,不能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项错误,说法太过绝对,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改造自然,不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项正确,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北大荒“成为“北大仓”、黑龙江垦区退耕还“荒”这两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D项错误,说法过于绝对,人类可以在尊重自然界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适应自然并合理改造自然。故选C。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