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3年陕西省咸宁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和引进人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精选汇总【答案+解析】
1. 材料一:
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南京市文旅局全面部署落实文化活动进农村工作。今年6月以来,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市文旅局深入农村地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组织南京市越剧团、南京市群星戏曲艺术团等优秀文艺团队到江北新区、溧水区、高淳区开展百场公益及送戏下乡专场演出。扎实开展业务干部下基层结对辅导,组织市文化馆业务干部到江宁区谷里街道、高淳区东坝街道开展舞蹈音乐等课程的定向辅导培训。目前,已在农村地区组织开展主题文艺展演、戏曲演出、艺术普及、人才培训等四类文化活动300余场。
各涉农区也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浦口区在桥林街道兰花塘社区广场举办“情系明珠 幸福浦口”主题文艺演出,用老百姓谢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述红色故事、最美抗疫先锋,弘扬社会正能量;六合区精心打造百姓戏剧广场品牌活动,涵盖了黄梅戏、京剧、越剧、扬剧等众多剧种,更大程度的满足老百姓对戏曲文化的需求;高淳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优势,在新墙社区花墙门村举办了《淳色——多彩的馆藏出土文物展》,展示青铜器、明清道教神像画、砖雕和瓷器等馆藏特色精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直观地了解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浦口区联合区图书馆成立“浦图流动服务队”,前往五个街道十余个社区基层,通过图书馆阅读服务介绍、知识互动抢答、分享绘本故事、手工制作、传统文化古诗词学习、VR科普体验等形式,进一步加深群众对图书馆的了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材料二:
走进乡村,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如今“乡民不愚”——即便费孝通先生本意在于论述“文字下乡”的“需求对应”,开篇也写到了一句“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七十多年前的乡村,文化的差异、信息的闭塞,大多数中国乡下人和城里人在知识获取、新事物认知等方面存在较大落差。费老描写一段乡下人躲避汽车的例子,因为很少见过城里来的这个“喧嚣怪物”,“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也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啐了一口:‘笨蛋’!”——当然,费老绝不是认同这种观点,接下来便用大篇幅的对比来描述这只是城乡“知识不对称”造成的一种假象。然而另一个层面来看,这段描写也确实反映了乡民在当时的科技进步面前的尴尬写照。
现如今,城乡仍然有差异,但在我这个“城里人”眼里看来,即便是“看起来”,乡下人也不“愚”了。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叟、下至五六岁的孩童,试问,现如今,还有哪一样“城里”的物什儿让他们瞪大眼球不知所措呢?调查中,有小组采访到一个拿着iPAD运用自如的五六岁的小孩儿,他使用的这个iPAD和城里的iPAD 有什么分别呢?我们组访谈的一户农家乐女主人,她也谈到自己目前生活的的娱乐媒介基本就是“手机”,家里的电视差不多就是个摆设,更别提报纸广播... ...这种现象又同我们千千万万的小镇青年、城市青年当下使用的媒介设备有什么分别呢?
然而,女主人虽然常用互联网,也知晓互联网对于农家乐营销方面的作用,在被问到为何不在网上开展宣传时,她有些激动地回答:“之前也做过,一年要给某网站交一、两万块钱,还不够回本儿的”——这显然已经是“滞后”的信息了,现在平台的电商模式多是“免费”或“分成”,不会再有那么大的负担;那个乡村的孩童一样使用着平板,但他的界面上没有类似于“51talk”、“小伴龙”等适合儿童互联网教育的软件,作为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的娱乐选择却是要像他的爸妈一样刷着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 ...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乡民与市民在“物”的获取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然而在“文”的层面,仍然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费老在《再论文字下乡》时提到,乡下社会是“基层社会”,“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我不敢臆断当今“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然而一个客观现实是,距离《乡土中国》成书的1947年,中国社会的城镇化已经由10%左右上升将近60%,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缩减将近一半。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已充斥到包括乡村的各个角落,如同上文所述的农家乐女主人,对于大多数乡民来说,他们并不是“不需要”,而是更需要有人告诉他们、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使用”。
可以说,自21世纪初提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等数千余个,农家书屋的数量高达六十余万,然而利用率却不容乐观。这里面除了我们所说的某些图书和村民需求“供求不对应”外,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仅仅配置了图书,而没有配置与之相适应的、教会他们如何选择适合的文化产品、如何使用这些产品的“指导人员”。硬件跟上了,软件跟不上,设施也只能是“摆设”。其实这个道理古人早有论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当然,这并不是说“供需对应”不重要,“了解如何恰当使用”也是一种“需要”,这其实仍然是在强调“供需对应”非常重要。调研中,几乎每个小组都感受到了这里“文化匮乏”、乡民“不需要文化”。然而反向思考,是否也正是因为“文化匮乏”才导致的“不需要文化”的表象呢?毋庸置疑,乡民们第一关心的都是“生产力”的提升:农家乐的女主人说自己每天就是围着生意打转,谈到“文化”,她说冬闲的时候,如果村里能够组织一些手工编织、乡村创意产品的教学班,她还是很愿意参加的,因为做出来的东西能“换钱”——因此“文化下乡”,是不是首先应该考虑文化供给的方向,首要地瞄准服务于生产力提升、生活水准提升甚至帮助致富的文化产品特别是文化服务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