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年甘肃省酒泉玉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精选汇总及答案(含解析)
1. 根据《知识付费经济报告》的数据,55.3%的网友有过知识付费行为。这里的知识付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花钱买书、参加培训班等,而是指知识经济时代,购买知识付费平台上的知识产品。
目前,我国知识付费用户群体达数千万,同样达到千万量级的,还有活跃在喜马拉雅FM、得到、分答等知识付费平台的知识供给者。“听,见真知”“碎片时间,终身学习”……虽然这些平台的口号不同,但背后的逻辑都很相似:作为中介,释放不同领域学者、专业人士等的认知盈余,以高效率的优质知识为卖点,让知识变现更加快捷。
另一些平台选择深耕细分领域,例如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田艺苗的田”等。他们注重传递科技、古典音乐等垂直领域的相关知识,“我专注,你随意”的定位也击中了大量学习者。
移动互联的兴起重构了知识传播的渠道,“分享”成为很多学习者的关键词。“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知乎等平台创造了知识分享的场景,志同道合的人聚集成知识社群,用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让知识在更大范围内流动。目前,这个创立于2010年底的平台上已经积累了1900万个问题和7500万个回答,涉及25万个话题方向,“是不是空间探测器做得越大、越贵,搭载的仪器性能就可以越高超”“有哪些令你拍案叫绝的意译”,问题包罗万象。
进化的是学习方式,不变的是人们对有价值知识的渴求。
企鹅智酷的数据显示,27.6%的人经常会有想获取特定信息或者资源却无从入手的情况,50%的人偶尔会有这种情况。知识经济瞄准的正是这个巨大空间。不过,另一组数据同样值得关注:在有过知识付费行为的消费者中,28%表示体验满意,49.7%表示一般,12.3%表示不满意,认为自己可以找到免费途径来获取。
付费习惯的逐渐养成,说明优质的知识有价值越来越成为共识,但如何让学习者对知识产品的质量有稳定预期,让产出的知识更有料、更击中用户痛点,知识内容的供给仍值得深耕。
伊人在北京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经常接触和尝试当下流行的学习新方式。今年10月,她在知乎Live上看到有人开了个考研讲座,反响还不错,“毕业才两年,我的经验也可以讲出来,不仅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赚钱。”在根据平台规定缴纳押金、上传学历证书等文件进行资格认证后,10月14日,她的Live“三本考研,半年时间考进北大”开张了,85分钟的语音,28个问答,售价9.9元,截至目前已经有近1800人付费参与,5600人感兴趣,还被推荐上了Live首页。“意料之外,我完全没做推广。”伊人说,她拿到了10月的Live收益,近7000元。
知乎Live是知乎去年推出的互动产品,就像一场小型的互动讲座。知识分享者创建Live并定价,感兴趣的用户可以支付票价并进入沟通群中,分享者以文字、音频、图文等形式与用户进行交流,一般持续一个小时。Live结束后,所有内容会被保存下来,支持随时回放收听,也方便没有赶上Live的人后续参与,“围观”讲座。
伊人们会寻找需要的知识,也愿意加入知识分享大军中,生产自己熟悉和擅长的内容。知识的供需市场上,他们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是分享者也是学习者,身份的边界在逐渐融合。
跨界的还有学习者的学习领域和内容。“学生时代没有资源或者精力,工作以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对这么多领域感兴趣。”媒体从业者飞亚说。她从中文系毕业,现在着迷于科技前沿、古典音乐和传统文化等领域。飞亚们或是因为个人志趣,或是为了提高生活品质,又或是想满足求知欲、开阔眼界,逐渐成为不容小觑的群体。
不管在线上还是线下,日益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文化产品为飞亚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科学史音频课程成爆款、“故宫跑”、热门话剧一票难求等现象印证了跨界学习的热情,油画、茶艺、花艺等以前相对小众的培训市场收获新受众。跨界学习的需求也推动着供给的不断更迭,知识的供需双方相互促进,一起成长。
当下,知识产权对于创新的激励作用已经在中国社会得到共识,结合已有实践经验,专家学者们为知识产权如何助力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支招。
“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提高有效投资和创新。”厦门大学教授、长江学者龙小宁认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创新,而知识产权行业是决定创新水平的核心产业链,因此迎接这一挑战的关键是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并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定价机制。诉讼中的损害赔偿金额计算可能成为重要的知识产权价格生成机制,需要进行有效的诉讼证据制度设计,如在损害赔偿计算中更多引入经济学和相关领域专家证人。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技术的发展也能够反向促进知识产权制度的更新。”在与企业开展合作的实践中,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表示,进入网络化时代,一些企业的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实践对于长三角的一些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互联网让企业间建立了更多联系,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主动权将更加取决于标准必要专利、核心专利等知识产权因素,这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营商环境是保障招商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10月,世界银行对世界上190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价,中国名列第31位,首次进入全球前40位。“知识产权保护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的关键,应规范好、保护好知识产权。”中国外交部南南合作促进会上海办事处主任洪涌清表示,长三角三省一市应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建立协作机制,学习他人知识产权相关经验做法,深入研究知识产权相关理论,为长三角知识产权推进带来更多契机。
针对如今长三角地区各省市正在编制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院长马一德建议,要实施一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实实在在作用的新时代长三角产业集群举措,抢占制高点。同时,要研究长三角知识产权发展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共享互认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制、行政法律文书互认,实现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一体化和统一化;从立案、审判等领域实现长三角知识产权司法领域一体化,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率。长三角还要注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知识产权文化环境的形成,促进长三角知识产权事业持续推进。
“知识付费”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一个引人瞩目的发展趋势,众多知识付费平台如新浪问答、分答、得到、知乎live等吸引了大批网友,愿意付费获取知识内容的人越来越多,有的知名答主的付费用户多达10余万,影响力不可小觑。
知识付费的出现与流行凸显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既体现了付费者可贵的求知热情,又体现了知识的价值,可谓双赢。
但在付费围观了若干问题的解答乃至花钱买了感兴趣的几堂课后,我对知识付费的态度却有所保留了。问题不在于解答是否令人满意,而是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只要我点点鼠标、花点儿小钱,所有我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我得到了答案,却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换句话说,我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就拿到了答案,痛快倒是痛快,但我怀疑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上瘾。
对于那些纯粹的技能型知识而言,这种开门见山式的获取答案的方式是效率最高的,比如如何包饺子,怎样跑步不伤膝盖等等。提问者不需要知道论证过程,只要知道怎么做就足够了。但有些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比如有人问:“怎样度过大学四年才有意义”,这就不是一个能轻易回答的问题,一位美国学者甚至专门就此写了一本书,而知识付费的答主想在有限的时间和篇幅内给出有价值的答案,可能性不大。这样的问题所需要的思考深度和人生阅历是简单的知识性问题所不能比拟的。
用户之所以愿意付费阅读,除了要获取某些急需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学习有所成长,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求。知道了某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下次碰到问题,你照样一筹莫展。知识多和思考能力强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大多数知识付费用户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知识的极大丰富与思考能力没有同步提高之间的矛盾。跟积累知识不同,思考能力只能来自于长期的思考实践,是没有捷径可走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思考的一个特征就是慢,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有所得。而这与互联网特性是相矛盾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的诞生把人类对速度的追求推向了极致,今天知识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已经快到令人窒息的地步。古人常常担心自己所知有限,但当代人却大都烦恼于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没。这样的时代,对人的思考能力的要求无疑是更高了。只有具备出色的思考能力,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中迅速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内容。但互联网的便捷让沉溺其中的人不愿再动脑子,遇到问题从一搜了之到一问了之,逐渐丧失了思考能力。据中国青年报所做的一项调查,遇到基础知识“空白”,60.9%受访者第一反应是上网搜索。其实,何止是基础知识,就是遇到人生大事,不少人的第一反应也是赶紧用搜索引擎搜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