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广东揭阳市榕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题库(答案+解析)
1. 放假前,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社区开展社会调查,并参加公益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这是德育方法中的( )。
A、陶冶法
B、榜样示范法
C、说服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答案】D
【解析】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德育方法包括说理教育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自我修养法、奖惩法等。其中,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题干中,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社区开展社会调查,并参加公益活动,即再实践活动中锻炼道德品质。D项正确。A项: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D。
2. 小张同学成绩不是很好,平时做作业比较马虎,因此同学们都认为他在班集体工作上也应该是个不负责任、马马虎虎的人,于是不选他为班干部,这属于(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对比效应
【答案】B
【解析】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断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严重者可以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即只要认为某人不错,便认为他所使用的东西、跟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不错。例:“厌恶和尚,恨及袈裟”“情人眼里出西施”。该定义与题干中描述相吻合,B项正确。A项: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对比效应是指两个反差很大的事物引起的不同的心理体验。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B。
3. 某生家长建议将教室座位分为不同区域,学生按照成绩高低分别坐在不同的区域,以方便教师的教学。对此,班主任的正确选择及理由是( )。
A、采纳,合理利用了资源,避免学习差的学生浪费资源
B、采纳,学习优秀者就应该享有更有利的资源,利于培养人才
C、不采纳,不区分有利于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增强班级凝聚力
D、不采纳,每个学生享有教育资源机会均等,非特别群体专有
【答案】D
【解析】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化的核心,是“教育平等”内涵的深化和扩展。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三个阶段:受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受教育过程的机会均等和受教育结果的机会均等。题干中家长建议把学生按照成绩分为不同区域,这种做法有违教育过程中的均等,将会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享有的教育机会失去公平性。故班主任不应采纳该建议。故D项正确。A、B项:该选择是错误,与题干不符,故排除。C项:理由错误,该理由不符合题干中所体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与题干不符,故排除。故选D。
4. 教学中,高老师在播放视频后,组织学生或自由发言或小组讨论关于视频的感想。高老师运用的教学策略对应( )的学习风格。
A、发散者方式
B、顺应者方式
C、聚合者方式
D、同化者方式
【答案】A
【解析】科尔勃将学习风格分为四种:顺应者方式、发散者方式、聚合者方式和同化者方式。每种风格有适用的学习策略。发散者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关注发散的思想,富有想象力,针对发散者学习风格,可以采用自由发言和小组讨论这两种教学策略,用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A项正确。B项:顺应者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强调主动探索和具体体验。比较适合的教学策略是实验室工作和现场调查研究。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聚合者学习风格的学习者擅长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即对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更感兴趣。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同化者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喜欢处理抽象的观点和概念,具有理性或逻辑性。讲座较为适宜这种学习风格。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A。
5. 教师王某在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学校侵犯其进修培训权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政府
C、学校
D、省教育厅
【答案】A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