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0年7月4日广东广州番禺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的发展存在着相互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
A、认识能力
B、行为能力
C、知识基础
D、思维方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1896—1980)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来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他要求儿童对故事判断是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中来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以及公平观念发展水平。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关系,而这种认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发展的。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A。
2.掌握鸟的概念就要掌握“鸟”具有“前肢后翼”和“无齿有喙”两个关键特征,这是一种()。
A、概念学习
B、符号学习
C、命题学习
D、意义学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学习。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概念学习,即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前肢后翼”和“无齿有喙”是鸟类的本质特征。A项正确。B项: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符号不仅仅限于语言符号,也包括非语言符号。符号学习还包括事实性知识的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其复杂程度高于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和符号学习为前提。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A。
A、初一年级
B、初二年级
C、初三年级
D、高一年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初中生道德动机的多变性与稳定性交织在一起,以多变性为主,随年龄增长,总的趋势是向稳定性发展,多变性减少。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B项正确。
A、C两项: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定的道德观念、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B。
4.对问题的思考有较大弹性,思考路线朝多个方向扩展,能在不同方向上提出不同类型信息的思维特征是()。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扩散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其中,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B项正确。A项: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B。
5.“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属于()。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的分类。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其中,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却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D项正确。A项: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