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

首页 > 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

【2023年2月·广东省阳山县教师城乡选调】学生小宁做了课前预习,在课堂上能够很好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成绩也越来越好。小何因为某次在课堂上,与同桌讲悄悄话,被老师当场批评,从此以后,小何便减少了在课堂上与别人说话的次数。上述两个例子都支持了桑代克的学习遵循( )的观点。

2024-03-23 00:11:05历年真题197 收藏
【2023年2月·广东省阳山县教师城乡选调】学生小宁做了课前预习,在课堂上能够很好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成绩也越来越好。小何因为某次在课堂上,与同桌讲悄悄话,被老师当场批评,从此以后,小何便减少了在课堂上与别人说话的次数。上述两个例子都支持了桑代克的学习遵循( )的观点。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
【2023年2月·广东省阳山县教师城乡选调】学生小宁做了课前预习,在课堂上能够很好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成绩也越来越好。小何因为某次在课堂上,与同桌讲悄悄话,被老师当场批评,从此以后,小何便减少了在课堂上与别人说话的次数。上述两个例子都支持了桑代克的学习遵循(     )的观点。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运动律
【答案】A
【解析】效果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题干中,教师的夸奖加强了小宁积极回答问题的反应,教师的批评减少了小何讲悄悄话的次数,均属于效果律的体现。A项正确。A项:练习律是指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准备律是指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无此项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