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

首页 > 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

【2023年6月·安徽省庐江县教师县乡选调】1970年,人们发现一个野孩子已经十三岁了,但不能站立、不会说话,只能呜咽,尽管语言学家花了很大精力教她学习语言,但她始终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发展。这表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2024-03-22 23:54:22历年真题231 收藏
【2023年6月·安徽省庐江县教师县乡选调】1970年,人们发现一个野孩子已经十三岁了,但不能站立、不会说话,只能呜咽,尽管语言学家花了很大精力教她学习语言,但她始终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发展。这表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差异性C、不均衡性D、阶段性【答案】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不均衡性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2023年6月·安徽省庐江县教师县乡选调】1970年,人们发现一个野孩子已经十三岁了,但不能站立、不会说话,只能呜咽,尽管语言学家花了很大精力教她学习语言,但她始终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发展。这表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阶段性
【答案】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不均衡性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2)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给予的教育启示是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题干中,野孩子不能正常站立、不会说话,只能呜咽,是因为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体现了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C项正确。A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个别差异性的教学启示是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向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