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3年5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综合应用能力》(小学)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材料一
案例1
三(2)班的语文张老师在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时,看到学段要求中对“表达与交流”的描述是:“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寻找春天”是小学三年级习作课的主题之一,要求通过观察校园、小区、公园或野外的春天,写出春天的特点。张老师打算进行一次教学尝试,带着学生在校园里走走、看看、记记,让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描写校园春天的景色。在教学之前,张老师先去校园里观察了一番,拍下了最有春天特点的景物照片,并设计了观察线路图和记录表。
第一节课,张老师展示了自己拍摄的照片,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有趣的任务:去校园里寻找这些美景藏在哪里,按照线路图的引导,边观察边记录并注意安全。活动开始后,张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观察、讨论,同学们发现了很多张老师从来没有在意过的事物,比如小笋尖刚刚破土而出、迎春花有5瓣的还有6瓣的……张老师觉得不是自己在教学生,而是和学生一起学习,自己也收获了很多。回到教室后,张老师引导学生们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收获。学生们各抒己见,写作素材积累得越来越多,大大超出了张老师的预期。
第二节课,张老师要求大家根据自己的发现、感悟,从众多素材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成文。之后,张老师请学生在小组中就各自的习作进行交流并推荐一篇在全班分享。张老师对分享的习作进行了点评,对同学们习作中体现出的观察仔细、乐于表达、用词鲜活进行了肯定。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课程非常有趣,也很有收获。最后,张老师鼓励同学们以后要多观察生活,积累更多写作素材。
案例2
四(2)班小明的妈妈找到了新接任的班主任王老师,反映小明写作业经常要写到晚上十点钟,睡眠受到了严重影响,家长很着急,每天都会催小明作业写快一点,但收效甚微,催多了小明还会发脾气。每天为了让小明早点做完作业,家长也不敢给他安排其他事情,甚至连书包也都是家长帮他整理好的。
听了小明妈妈的反映后,王老师了解了一下情况,得知各学科老师都严格按照规定布置作业,作业量不多,大部分同学都可以在校内完成,很少有学生把作业带回家;即使带回家,也不太可能写到十点。有的老师反映,小明平时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在学校做作业时边写边玩,需要不断提醒,而且经常不能按时交作业。王老师还发现,每次放学的时候小明总是拖拖拉拉,很晚才开始收拾东西,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案例3
五(3)班的数学周老师认为,学习数学就是要背公式、多做题,熟才能生巧。在距离期末质量监测还有20天的时候,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周老师决定带学生“突击”一下。为此,周老师整理了本学期讲过的各种公式、知识要点和常见题型等,每天都让学生背诵公式、反复刷题,学生们苦不堪言。学生上课打瞌睡、到校抄袭作业等现象频繁出现,甚至有的开始讨厌上数学课。周老师自己也筋疲力尽,部分家长也对周老师有些意见。
数学期末质量监测结束后,监测结果不升反降。从质量监测的数据分析来看,多数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知识和初步的四则运算技能,能解决部分简单的、熟悉的问题。仅有个别学生有较好的应用意识,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不熟悉、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非常规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