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1.王老师经常反问自己:怎样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怎样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怎样提高学生成绩?这表明王老师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是()。
A、任教前关注阶段
B、早期求生存阶段
C、关注教学情境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关注情境阶段是指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例: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题干中,王老师关注教学效果,关注提高学生成绩,属于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因此,王老师处于关注教学情境阶段。C项正确。A项:任教前阶段也就是“非关注”阶段。这一阶段专业发展的主体是有从教意向者,一般是正式教师教育之前,但他们只有从教的潜在可能,还根本谈不上什么专业发展,更没有专业发展的意识。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早期求生存阶段也就是关注生存阶段。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注重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出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关注学生阶段是指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C。
2.课堂上,东东问马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马老师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讲就行了。你呀,总是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要这样,这表明马老师()。
A、忽视了学生的阶段性
B、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C、忽视了学生的不平衡性
D、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以“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其积极性。题目中马老师没有回答东东的问题,并且批评东东,没有关注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表明了马老师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B项正确。A项: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例:杜绝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儿童教育成人化的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不平衡性是指个体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例:2~5岁是口头语言的快速发展时期,而其他时期发展相对缓慢。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例:青春期孩子在生理方面逐渐成熟,但心理方面的思维和情感还远未达到成熟程度。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整体性是指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B。
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王老师鼓励学生参与调查报告的撰写和评分规则的制定,下列与王老师做法不符的是()。
A、注重了学生的差别性
B、注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C、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D、尊重了学生的能动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1)具体表现由于人的先天素质、环境、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同,每个人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2)教学启示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发展。因此,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注学生阶段。题目中王老师鼓励学生参与调查报告的撰写和评分规则的制定,注重了学生创造性、自主性、能动性的发展,并没有体现差异性,因此,与王老师是做法不符的是注重了学生的差异性。A项正确。B项:创造性是指学生具有新想法、新主意,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自主性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能动性是指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影响作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A。
4.李老师把作业从难到易分成了ABC三类,他在班上特意交代:学优生只能做A类作业,中等生只能做B类,学困生只做C类,李老师的做法()。
A、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B、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C、违背了教学相长的原则
D、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以人为本”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对学生成长有全局性把握,能给予正确的指导。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相信学生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不能因为学生当下的表现不好而否定学生未来的发展。题目中,李老师把学生划分为ABC三类,没有看到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因此,李老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潜力。D项正确。A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题目中李老师划ABC三类,并不是对学生有针对地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题目中李老师划ABC三类,没有体现为学生减轻负担。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教学相长原则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D。
A、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
B、监督本级监察委员会工作
C、撤销本级人代会的不适当决议
D、罢免上一级人代会的个别代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监督本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罢免和补选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个别代表。C项说法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说法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B、D两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监督本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罢免和补选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个别代表。说法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C。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