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综合知识 > 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

2020年11月28日中央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B卷)

2022-11-17 14:22:51公共基础213 收藏
[!--smalltext--]

 

  (考试时间 9:00-12:00)

  案例分析一

  材料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多次前往山西、陕西等文化遗产积淀丰厚的省份考察调研,并就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自1982年我国建立古城保护体质以,国务院已批准了119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在古城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日益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大大提升。古城在得到保护的前提下也需要发展。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百姓的意愿。

  材料2

  坐落于M市城中的M古城,面积约1平方公里。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并于上世纪90年代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古城在被动保护方式下,与全市的发展日渐脱节,城市功能日趋衰落。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对古城搞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消防安全等存在极大隐患,逐渐沦落成环境恶劣的棚户区,并连续两年列入M市的棚户区改造计划。

  为了保护并修复古城内文物,改善古城居民的生活条件,加快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增长,当地市委市政府筹划对古城进行改造。

  2013年8月23日,M市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古城保护与整治规划评审会,邀请了国家住建部、省建设厅、文化厅、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及相关大学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参加。会上, 评审委员会结合前期对古城历史和现状的全面调查,对古城历史文化内涵、价值和特色的深入研究,确定了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但鉴于古城文化价值的特殊性,市政府中“开发派”和“保护派”就改造的路线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一时间,会议室里各方专家的讨论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随后前前后后经历了多达六次,时长一年多的讨论,各方争论不下,M古城的改造规划陷入了“难产”境地。

  2015年4月9日,在市委书记主持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最终明确了古城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单纯为保护而保护,要创新,要根据功能定位融入现代元素,原则上同意了“开发派”一方的推倒重建的建议。经过多次的考察和讨论,就如何进行开发和保护,以XX大学为首的专家组提出了符合当地实际发展定位、功能和旅游发展等策略措施;对空间格局延续、传统风貌强化、环境品质提升、道路交通组织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重点地段作了整治设计。并按照既定的目标和原则编制了《M市古城区保护与整治规划》。

  2015年5月10日,M市委市政府直接公布了《M市古城区保护与整治规划》方案。同意成立M市古城保护与改造指挥部和指挥部党工委,并要求尽快从市直部门和辖区有关部门抽调人员开展工作。市委宣传部的王主任,作为业务骨干,被抽调到指挥部综合部,任古城保护与改造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对外协调开发保护指挥部对市委市政府的上传下达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关系,对内协调拆迁安置,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全程参与古城开发等工作。

  方案一经公布,引起了文保人士的强烈反响。文保人士显得比较激动,不断地质问为什么在尚未开展广泛的调研座谈之前就单方面发布《M市古城区保护与整治规划》,并认为政府开展古城改造最直接的动机就是为了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面对此种局面,王主任显得有些无奈,便向领导请示。经市政府领导同意,近期会邀请古城当地住民、规划设计单位、文保人士、其他社会代表和市政府分管领导一起召开座谈会,充分聆听各界人士的意见,并根据意见情况进行反馈。得到如此答复后,在文保协会负责人的劝说下,人群才逐渐的散去。

  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市政府立即组织城建、搬迁、古楼办事处等部门,围绕是否同意对古城区实施保护与改造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对全部4107户古城居民历时2个星期的走访问卷调查,同意搬迁的为4008户,为97.59%;不同意搬迁的为99户,为2.41%。这样的数据令市领导十分满意,加强了市委市政府对古城区进行彻底改造的决心和信心。

  材料3

  拆迁安置作为古城改造项目先期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乎项目的建设能否稳妥、顺利的推进,而按照M市古城开发规划,需要对古城原址拆除进行统一规划重建。根据《安置说明书》的要求,拆迁补偿采取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方式进行,货币补偿价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进行评估,房屋产权调换将采取异地安置模式进行。《安置方案》和《安置说明书》一经发布。立即引发古城内居民的广泛讨论,许多原先支持征拆并对此翘首以盼的居民开始犹豫了,他们不反对拆迁,但不愿意离开古城,希望实行就地安置。一时间,许多民众纷纷达成共识,拒不签署征拆协议,除非政府实行就地安置,否则不会妥协。

  民众的抗拒一时间给指挥部的征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扰。眼见动迁工期的日益临近,市政府无奈口头承诺允许选择货币补偿的民众以7000/㎡左右的价格回购古城内商住用房,回购工作需结合片区建设由指挥部统一安排。此时,距离9月的动迁工期已不到一个月。随着市政府的妥协,再联想到古城今后良好的旅游开发前景,许多民众也纷纷签署了征拆协议。

  2015年9月13,一辆辆装载着挖掘机的挂车驶进了古城改造工地的现场,在准备工作就绪后便对部分区域的建筑开始大规模拆除,一栋栋木质的原始建筑瞬间变成了一阵废墟,拓宽了道路,建立程商铺但是与周围古城风貌格格不入,那一刻,城内变得无比开阔,仿佛一切都不存在, 显得十分陌生。

  施工急于求成,方案未定先定完工日期,有些情况边施工边改,监督不及时,造成浪费返工。弄得外来游客不认可,本地居民不认识,单纯以流动的游客为主,一但游客走了,就出现闲置。有人提出这是结构性缺陷。

  此时,用于安置一期四关大街居民的安置房即将建成交付使用、居民们纷纷来到指挥部询问何时开始进行回购,开发商均表示当前周边的住宅已涨至1.2万元/㎡,商铺也涨至1.5万元/㎡,在古城旅游开发前景日益明朗的前提下,以7000元/㎡回购城内商住用房显然不可能,最重要的是,居民签署的拆迁协议也并未将回购条款写入其中,在法律层面开发商也并无此回购义务。居民如果有异议,可以通过司法手段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