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综合知识 > 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

2017年3月25曰四川省直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

2022-11-17 13:31:49公共基础216 收藏
[!--smalltext--]

 

  问题:假设你是L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以上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也是L市在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方 面的真实写照。请参考材料,为进一步提升L市就业困难人员救助水平,提出下一步重点工作内容的建议,供领导参 阅。(1.建议准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表达准确,有祭理;3.600字左右,30分。)
 

  材料1.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建立健全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政务失信记录 机制,将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

  《意见》指出,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和加强监督,建立政务领域失信记录,实施失信惩戒措施,不断提升公务员诚信履 职意识和各级人民政府诚信行政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培育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要探索构建广泛有效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建立政务诚信专项督导机制,实施政务诚信考核评价。建立横向监督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建立社会监督和第三方机构评估机 制,实施区域政务诚信大数据监测预警。

  要建立健全政务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提高公务员信用意识。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将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 录,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进行归集,并依托“信用中国”网站依法依规向社会公众公开。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在改革试点、项目投资、社会管理等政策领域和绩效考核中应用政务诚信评价结果,依规取消存在政务失信记录相 关政府部门参加各类荣誉评选资格并予以公开通报批评。健全信用权益保护和信用修复机制。

  要加强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加强政府采购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政府采购方面的政务诚信责任制;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项目责任回溯机制;加强招标投标领域政务诚信建设,探索推广和应用第三方信用 报告制度;加强招商引资领域政务诚信建设,认真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不得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理由毀约;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领域政务诚信建设,建立地方人民政府信用评级制度;加强街道和乡镇政 务诚信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诚信街道和诚信乡镇创建活动。

  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研究出台工作方案和实施办法。加快法规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务诚信建设法规规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出台政务诚信建设地方性法规。加快推进政务诚信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公务员诚信、政务诚信评价办法等制度建设3

  材料2:诚信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这要求“公平”原则在诚信行为和失信行为中都有鲜明的体现,即让诚信者因为诚信行为获得相应的益处和奖励,让失信者因为失信行为受到相应的损失和惩戒,表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就是要 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政务诚信何以如此重要7因为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各类政务行为主体的诚信水平,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建设发挥着重要的表率和导向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其 中,政务诚信位于第一位。反观现实,某些地方和政府部门决策随意、朝令夕改,承诺不兑现、政策不落实,或者拖欠工程款导致民工工资被拖欠。

  各级政府和公务员的失信行为,对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所谓“上行下效”,官员不诚 信对民众具有恶劣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官员自己不诚信,自然没有底气倡导诚信,更没有底气惩戒社会上的失信行为。官员不诚信犹如污浊不堪的水源,源源不断地污染着社会诚信的江河湖海,不堵住这个污染源,社会诚信就不可能恢 复清明的生态。

  政务诚信是“风向标”,政府及公务员以身作则讲信用,才能给社会诚信、公民诚信、企业诚信树旗帜、立标杆。在加强诚信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官员不要总想着“教育人民”,而要首先强调“自我教育” 1只有把政府失信行为也纳 入信用记录,对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才能增强政府部门建设政务诚信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以政务诚信推动、引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材料3:孔子曰:“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政府失信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失信和百姓个人失信,很容易造成群体仿效的社会消极作用,从而上行下效,危机到全社会的信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政务诚信是引领全社会诚信的龙头,而 同样,政府的信用缺失也应为当前的社会信任危机承担重要的责任。更值得关注的是,政务诚信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政府缘何屡屡失信?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政府基本上延续了“全能政府”的传统模式,政府因其“大包大榄”而不得不独自承担更多的信用责任。但在现实中,政府的实际信用能力往往受到政府实际拥有的物质、人力、信息、信用等资源的限制,当政府职能的无限扩张,超过其所能承担的信用责任范围之时,政府陷入信用危机则成为必然。

  而与此同时,以GDP为首的考核机制也为一些地方官员滥用权力提供机会和动力,这些官员的身上也被赋予了许多不可能实现的“信任”和责任,这也间接为政府的公信力带来信用危机。比如,一些地方干部为了招商引资,追求自己任期内的经济发展政绩,不经组织论证就凭空许诺,当场拍板,事后当所承诺之事超出其能力范围或官员职务变动等情况发生 时,这些本不牢靠的许诺便成为政府不讲诚信的口实。

  个别地方政府的信用危机还来自于地方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动,因其缺乏连续性与稳定性,使公众无法根据政策规定对未来合理预期。有些地方政府更是根据自身利益对上级政府制定的政策逬行有选择的执行与取舍,这破坏了公众对政策的 认同与期待。再加上相关政策的制定缺乏应有的透明度,或未经民众听证与论证就盲目上马,使公众产生对立与隔阂情绪,这更破坏了政府与公众间的互相信任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