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综合知识 > 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

2016年辽宁省大连市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信访局)

2022-11-17 13:22:06公共基础215 收藏
[!--smalltext--]

  身已动,心向前。只要善于发现,新资源就在手边。云台山不仅有风景绝美的红石峡,还有世界绝无仅有的地质岩层宝库,通过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和旅游开发,过去连焦作本地人都不见得知道的云台山,已经名扬四方,每年引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东方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回看转身处,春意早初染。以旅游为支点的绿色崛起--“煤城”焦作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转型之路。而作为中部地区国家首批典型资源枯竭城市,焦作的生动实践还被作为经济转型的样本,写进高中地理教科书。

  攀枝花

  从百里钢城到钒钛之都 从工矿基地到阳光花城

  四川省攀枝花市是因钢铁而形成的资源型城市,坐拥曾经引以为豪的“百里钢城”美誉,攀枝花面临发展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名声难以为继的二次创业关口。为避免陷入资源枯竭城市的困境,该市未雨绸缪通过产业优化、城市转型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道路。

  钢铁作为曾经唯一的产业,既给攀枝花市带来了一荣俱荣的辉煌,也让这个城市尝到一损俱损的苦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攀枝花由于在经济上过度依赖攀钢的发展,陷入了企兴城强、企衰城弱的尴尬。

  如何摆脱困境?攀枝花管理者认为,居世界第三位的钒以及居世界第一位的钛,既是攀枝花的独特优势,也是支撑攀枝花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攀枝花必须化资源禀赋为发展优势,加快建设中国钒钛之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

  进入新世纪以来,攀枝花着力于产业优化升级,在资源的创新开发利用上下功夫,打造出钒钛经济新优势,形成了钒钛钢铁、煤业化工、矿业、机械制造和生物产业等共存的格局。该市已被列为国家钒钛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钒钛原料基地、钒钛钢生产基地和世界第二大钒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实现了从钢铁经济向钒钛钢铁经济并进的战略转变。

  在先建厂、后建城;先生产、后生活的传统发展模式影响下,攀枝花城市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滞后,生产区和生活区交错,人居环境差。为了避免走入资源枯竭城市常有的留不住人、更引不来人的困境,攀枝花市不仅对自己的资源禀赋再认识,也对城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再认识,努力实现从工矿基地到阳光花城的转型。该市依托三线城市特征和亚热带气候特点,突出阳光和花卉两大因素,把打造中国阳光花城作为攀枝花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启动新区建设,积极实施沿江、沿河景观大造,科学布局阳光旅游、养老等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区域性社会事业高地。

  远离省会城市、交通不畅、信息不灵,是制约攀枝花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攀枝花市一方面全力打造区域交通枢纽,提升区域存在能力;另一方面深化区域合作,主动对接周边地区区域性的发展战略,与周边区域乃至跨区域的合作日益频繁,省级商贸物流中心功能日益完善,基本实现了从闭塞之地到开放门户的历史突破。

  攀枝花市市长张剡表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攀枝花市将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不断地延伸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到2020年建成全国最大、国际领先的钒钛产业基地。同时,将化发展成果为民生福祉,加快建设中国阳光花城,依据本市气候、阳光资源全力发展康阳产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基础。

  舒兰

  环保理念引领转型 规划生态宜居城市

  吉林省舒兰市是一个依托煤炭资源形成主导产业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城市,地处吉林省东北部,面积4557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曾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由于长期开发,资源已近枯竭,并诱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地方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被国家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究竟该如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转型?舒兰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环境保护贯穿于生态市建设的始终,把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城市发展定位,走绿色兴市之路。

  舒兰市委、市政府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理念打造新型工业城和生态园林城。市政府把环保工作纳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在确定发展规划、引进工业项目、改造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经济项目论证和建设过程中,切实把环保纳入综合决策、摆上突出位置,充分听取环保部门的意见,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对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的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在工业集中区的建设上,市政府多次听取环保部门的建议,并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工业集中区的区域环评工作。

  同时,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发展。市领导在外出招商考察时,都要带上环保局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坚持引进那些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项目。对外洽谈引进项目坚持“三个一律”原则,凡是涉及环境污染的项目,不管能带来多少利益,一律免谈;凡是搞资源初级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的项目,一律不引进;凡是资源消耗量大、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一律不引进。近年来,舒兰市已拒绝明胶、康醛及陶瓷工业园等10多个项目及投资商在舒兰落户。

  按照国家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要求,舒兰市政府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对排放不达标企业和项目坚决整治,彻底淘汰落后产能。

  近年来,舒兰市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开展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走清洁化生产道路。市水泥厂完成技术改造,经深加工生产水泥,从而砍掉了原来的4个重污染点源,减轻了开采矿山造成的生态破坏;市通用机械厂、起重机配件厂等一批企业结合企业扩产扩能和技术改造,实施生产车间整体搬迁,走上了清洁化生产道路;市合成药厂和济邦药厂通过开展GMP改造,污染负荷大大降低,从重污染逐步向清洁化生产迈进。

  同时,打造了一批改善民生的生态环保工程。一是实施“放心水工程”,对沙河水库水源地实施了治理,确保了市民的饮用水安全;二是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已全部建成并投运,生活污水实现达标排放;三是启动“蓝天工程”,开展对城区洗浴行业小锅炉的专项整治,彻底解决了城区小锅炉“冒黑烟”问题;四是启动城市垃圾处理工程,正在建设的垃圾处理厂将使全市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五是实施顺水河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使“臭水”变清流;六是实施农村生态环保工程,狠抓绿化造林和退耕还林,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好转。此外,还开展了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行动,取缔了电镀车间、小化工等一批“十五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