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综合知识 > 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

2016年4月24日重庆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

2022-11-17 13:11:35公共基础210 收藏
[!--smalltext--]

  一部分市民提到了社会的诚信危机,从农村住到了城市,从平房住进了高楼,家人之间、邻里之间的亲情、信任却变淡了。出门怕小偷,旅行怕被宰,就连路上看到摔倒的老人都不敢扶一下。生活越来越好了,但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了,似乎人们都在忙着赚钱发财,以至于心浮气躁,都感到生活压力大,牢骚不断,怨气很容易给人一种窒息感。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人的本性,社会公平遭受挑战,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仇富心理。比如年轻人走入职场后发现,“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难免牢骚满腹。有的人就像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有的人累死累活工作一个月,才换来2000多块钱,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人家。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人,跟以前比,生活水平确实还是有较大差距,感到有较大心理落差,这也是很多人牢骚满腹、抱怨丛生的重要原因。

  材料5: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写过这么一段话:“吾尝见朋友中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如吴(木云)台凌荻舟之流,指不胜屈。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他劝导弟弟们不要怨天尤人,乱发牢骚,"宏其度,则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怨天尤人要不得。历史上有不少英雄豪杰与文人才子,一生坎坷,既有时势的原因,更多的恐怕是内心那种怨天尤人的心态在作怪!

  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四十岁的才子孟浩然跑到长安城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却是失望而归,名落孙山的孟浩然心情极度郁闷。好友王维于是邀请他到自己供职的翰林院见面,想安慰一下好友,谁知唐玄宗驾到。孟浩然一时紧张躲到了床下,王维不敢欺君,道出实情。唐玄宗也没有生气,还命孟浩然出来作诗,想考考孟浩然的才学。孟浩然便吟咏了《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他这诗表面上是一连串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结果当唐玄宗听到"不才明主弃"之语大怒,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自此,孟浩然再也没有得到唐皇的召唤,只好在山林之间发泄他的满腹牢骚。

  清末民初的大才子易顺鼎,以诗著称,但大半生奔忙于军旅和官场,希望有所建树,结果事与愿违,处处碰壁的他心态失衡,满腹牢骚。他有句名言:"人生必备三副热泪,一哭天下大事不可为,二哭文章不遇知己,三哭从来沦落不遇佳人。"爱发牢骚的易顺鼎变得放荡不羁,有一次,他给袁世凯身边的红人唐在礼的夫人写了一首诗,诗中有“黑妞才名何必讳,是梁红玉是张秾”之句。梁红玉是什么人?大名鼎鼎的抗金名将韩世忠的老婆!此女乃巾帼英雄,抗金时候冒着箭雨亲自擂鼓,助夫上场杀敌,成就一段历史佳话。梁红玉乃妓女出身,尽管唐夫人张秾也是出身妓女的贵妇人,但她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揭老底。易顺鼎此诗一出,唐在礼岂能不愤怒,对易顺鼎也就没有任何好感。当有人提名易顺鼎进入参政院时,唐在礼毫不客气地说,易某“狂妄,不宜预政”,就这样,一首诗毁了易顺鼎的仕途。

  苏东坡曾说:“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一个人如果喜欢怨天尤人,总是抱怨世道不公,总是感叹世风日下,总是伤感生不逢时,那么这个人的心态就会失衡。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爱抱怨的性格怎么会有好的人生?

  材料6:“希望这只紫手环,帮你们远离生活中的抱怨!”2015年6月13日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的一场“拥抱阳光,远离抱怨”主题公益活动上,面对在场的企业残疾职工和爱心志愿者,湖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阳庆云说。

  抱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一种负面情绪。这种情绪不但影响自己,也容易对周围的人情绪产生连环负面效应。湖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长沙蓝宇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湖南安邦制药有限公司学习张海迪小组主办此次“不抱怨”系列活动,期望通过倡导“21天不抱怨”的活动,来增强残疾人的自我调试能力,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据了解,“21天不抱怨”活动起源于美国作家威尔·鲍温《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书中倡导民众通过佩戴紫手环激励暗示自己不抱怨。要求活动的参加者将一只紫色手环待在自己的手腕上,做到在连续21天里不发生抱怨或类似的行为。如在此期间内自己有抱怨,则将紫手环换到另一只手腕,重新开始计算21天。反复坚持,直到“不抱怨”目标达成。

  实际上,早些年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一些学校组织过这类活动,就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不抱怨”活动,实践“不抱怨”理念,在提升个体的同时也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净化和升华。

  材料7:三十年前的1980年的5月,《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在信中署名作者讲述了自己人生所遭遇的挫折,讲述了从充满理想到对于人生失望的过程。其中讲到了家庭的冷漠,感情的失落和社会的诸多问题让她感到失望和痛苦,坦诚地表明她“心里真是乱极了,矛盾极了。”

  这封信当时激起了全国性的震动,也引发了关于人生的大讨论,当时的《中国青年》杂志社接到了六万多封的来信,人们一起讨论有关年轻人的人生问题,这在当时被称为“六万颗心的回响”,搅动了人们对于自己的人生和中国社会的未来的高度的关切和思考。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年轻人也遇到了严重的价值观的转型的问题和困惑。

  这场讨论,正是将当时青年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扰摆上了台面,引发了人们的广泛的争论和思考。无论对于人生的价值的探讨,还是青年生活中的具体的问题或是整个中国的未来走向,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当年的讨论的核心是青年的路是否会越走越窄,中国社会的新的变化是否会带来青年的未来的希望和新的可能。这可以说正是我们今天激励我们向前的“中国梦”的起点,是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同时也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的努力的起点。虽然当时的问题早已是明日黄花,根本就不再是问题,但今天重读那些激情的文字,确实为当时的历史现场中年轻人的真挚的追问和探讨所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