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省情概况
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地处北温带,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2~46°18之间。全境东西最长约750公里,南北最宽约600公里,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居全国第14位。
吉林省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其中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中朝边境线1206 公里。南连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邻黑龙江省。
东部珲春市处于东北亚地理位置的几何中心,距日本海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省会长春市位于东北亚十字交通线的交汇点上。
气候:
吉林省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欧亚大陆的东部,相当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接近亚寒带。东部距黄海、日本海较近,气候湿润多雨;西部远离海洋而接近干燥的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全省形成了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有明显的四季更替,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6℃,全年日照2200—3000小时,年活动积温平均在2700—3200℃,可以满足一季作物生长的需要。全省年降水量一般在400—900毫米,自东部向西部有明显的湿润、半湿润和半干旱的差异。全省无霜期中部以西150天左右,东部山区130天左右。初霜期一般在9月下旬,终霜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
吉林省气温四季变化显著。冬季(1月),是最冷月份,全省平均气温在-11℃以下。春季(4月),中西部平原区平均气温为6~8℃,东部山地在6℃以下。夏季(7月),平原平均气温在23℃以上,东部山地在20℃以下,长白山天池一带为8℃。秋季(9月),西部平原降至6~8℃,东部山地多在6℃以下。全省气温年较差为35~42℃,日较差一般为10~14℃,夏季最小,春秋季最大,全省极端最高气温在34~38℃间,最高(1965年)的白城市为40.6℃。年极端最低气温,中部的长春为-36.5℃, 1970年桦甸最低为-45℃。
吉林省的霜期东部山区早,西部平原晚。长白山天池一带初霜出现在8月末至9月初,平原地区出现在9月下旬。西部平原终霜在4月下旬,中部和东部在5月上、中旬。全年无霜期一般为110~160天。
人口:
2005年末全省总人口为271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5万人,比2000年末增加 34.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1.4万人,出生率为7.89‰;死亡人口14.4万人,死亡率为5.32‰;自然增长率为2.57‰。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比2000年下降了1.64、0.06和1.58个千分点。 2005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单位:万人 指标 年末数 比重(%) 全省总人口 2716.0 100.00 其中:城镇 1426.5 52.52 乡村 1289.5 47.48 其中:男性 1386.9 51.06 女性 1329.1 48.94 其中:0-14岁 388.9 14.32 15-64岁 2116.3 77.92 65岁及以上 210.8 7.76
经济:
2005年全省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4.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7.00亿元,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1605.13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1402.79亿元,增长12.3%。“十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超出“十五”计划目标 1.6个百分点,高于“九五”时期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6.5%、12.8%和10.3%。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1.4:42.9:35.7调整到2005年的16.8:44.4:38.8。2005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12.3%;第二产业贡献率为46.8%;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0.9%。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指 标 | 2005年 | 比上年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 3614.92 | 12.0 |
第一产业 | 607.00 | 8.3 |
第二产业 | 1605.13 | 13.3 |
工业 | 1361.90 | 11.0 |
建筑业 | 243.23 | 27.8 |
第三产业 | 1402.79 | 12.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 | 294.19 | 15.1 |
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 | 416.25 | 11.0 |
金融保险业 | 82.42 | 4.9 |
房地产业 | 112.03 | 11.5 |
其它服务业 | 497.90 | 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