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1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1.作为在一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它包括三种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学习者和()。
A、教育内容
B、教学设备
C、教育方法
D、教育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的构成要素的识记。教育的构成要素指教育构成的基本条件,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统称为教育者。而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所以教育的三种基本要素应该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因此,D项正确。
A、B、C三项:都从属于教育影响,不能全面代表教育影响这个要素,排除。故选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理解以及具体时间的识记。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恢复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80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确立了我国大学学位制度。这是我国建国后第一部教育法律,对我国现代大学法制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A项正确。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当前版本是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正。在时间上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3年10月31日通过,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在时间上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排除。D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09年8月27日,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15年12月27日,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在时间上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排除。故选A。
3.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是()。
A、壬子学制
B、壬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寅学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学制类型。1903年清政府任命张之洞、荣庆、张百熙三人重新修订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初颁布实行,又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C项正确。A项:“壬子学制”是1912(壬子)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制定的学制,它并不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壬戌学制”是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它不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正式颁布但未实施的第一个学制。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C。
4.学生不是被动的劳动对象,他们是具有主体性的受教育者。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五个方面,即独立性、选择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
A、调控性
B、自主性
C、合作性
D、主动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学生的特点中学生的主体性的理解。主体性是指在对象性活动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也是学生的本质属性之一。作为主体性的学生具有独立性、选择性、调控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独立性是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一个独立的物质实体,具有作为一个独立意识的人应有的权利。选择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和盲目地模仿教师,而是能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调控性是指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检查、总结和评价,并据此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创造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超越、突破教师和教材等权威的认识,敢于科学地质疑书本和挑战权威论断,追求创造性的学习成果,这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和最高境界。自我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的状态及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情感、态度、行为能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看成是有生命意义的人,看成是有独特个性和一定的“精神自由度”的活生生的人。因此A项正确。
B、C、D三项:都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故选A。
5.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叫作(),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措施。
A、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
C、教学思想
D、教学模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学策略概念的识记。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最优化框架式集成整体,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因此,B项正确。A项: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是教学策略的一部分,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教育思想是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常常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是教学策略的一部分,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是教学策略的一部分,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B。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