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3年5月28日山东省菏泽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A、夸美纽斯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一般意义上认为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洛夫为代表的教育家所提出的教学思想及理念被称为传统教学论。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于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赫尔巴特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凯洛夫所倡导的理论是新传统教学理论,提出了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教学阶段。布鲁纳是现代教学论的代表人物,他强调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B项不属于传统教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为正确选项。A、C、D三项:均属于传统教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B。
参考文献:孙莉萍主编.教学论[M].2012.第25页。
A、传递—接受式
B、自学—指导式
C、问题—探究式
D、情景—陶冶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自学—指导式教学模式。自学—指导模式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自学过程始终,其理论基础包括(1)“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2)“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的学习心理发展观。(3)“学会学习”的学习观。因此,B项正确。A项: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标和教材,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B。
参考文献:暗金童主编.现代中小学教育评估的理论与实践[M].1997.第158页。
3.()是学校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是社会主导教育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和集中反映。
A、教学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
D、教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培养要求。因此,培养目标是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和集中反映。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因此,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B项正确A项:国家的教育目的居于第一个层次,是由国家提出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教学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这是教学的本质。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B。
4.我国首次确定班级授课制的法律地位,加速科举制灭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其特点包括(1)主要借鉴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2)修业年限长(初等小学堂为强迫教育阶段)(3)标志着近代体育课程登上历史舞台。(4)首次规定职业教育体系。(5)正式确立师范教育制度。(6)最早将小学教育纳入义务教育。(7)第一次以法定形式确立班级授课制并在全国推广,从而加速了科举制的灭亡。因此,B项正确。A项:1902年,清政府委托张百熙主持制订并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该学制规定从蒙养学堂到大学院,共7级20年,是中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因制订过于急促,学制本身若干不足和局限,加之清政府内部的权力竞逐,该学制只颁布而没有实施。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壬子癸丑学制是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主要特点包括:(1)学制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分为二级,中等教育只一级,高等教育只一级;(2)分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3)设补习科、专修科、讲习所;(4)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壬戌学制又称“1922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1922年由北洋政府颁布,主要内容包括:(1)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2)兼顾升学和就业双重准备。(3)第一次明确以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教育阶段的依据,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B。
5.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首先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不平衡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包括:(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及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阶段性规律是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依据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内容,有针对性、分阶段地进行。因此,A项正确。B项: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不平衡性的具体表现包括:(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2)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A。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