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0年6月24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第8场)(部分)
1.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必须落实到受教肓者的自愿学习、自我建构和自我实现上。()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对受教育者的理解。不管人们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承认还是不承认,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归根到底必须落实到受教育者的自愿学习、自我建构和自我实现上。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只能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能代替受教育者的发展。随着受教育者的学习自觉性和知识、能力的不断增长,他们的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起的作用将日益加大,逐步趋向自觉、自为、自律与自主。故正确。
参考文献: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2016,第18页。
2.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志。()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对德育的理解。品德是个体素质结构的重要因素,在个体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的作用。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志。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各有特点和价值,不能相互替代,不能偏重偏废,而应当在教育实践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共同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体、智、德、美、行诸方面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德才兼备,更具创造力,更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更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的人。故正确。
参考文献: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06,第259页。
3.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个因素中,道德认识是衡量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主要依据。()
【答案】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对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知,即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道德情感——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意,即道德意志——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道德行为——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主要依据。故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形成性评价的内涵。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期教学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的评价。例如,在新学期开始时的摸底考试。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例如,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随堂测验。总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如在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比较正规的、制度化的考查或考试及其成绩的全面评定。例如,一个学期结束后进行的期末考试。题干中关键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故正确。
5.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取决于面临的教学任务、学科知识的特点,与学生无必然联系。()
【答案】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包括:(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及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故错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