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本试卷严格按照本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大纲编写,涵盖政治、经济、法律、人文、历史、科技、省情等基本知识,可以帮助考生有针对性的复习刷题,内含历年真题及经典模拟试题!
河南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和答案
1. 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表述错误的是( )。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律无效
B、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只能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
C、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D、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答案】B
【解析】A项正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B项错误,《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石,是仲裁程序得以开展的前提,要有仲裁协议才可以仲裁,否则不能仲裁。C项正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D项正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故选B。
2. 甲为帮助乙追回被李某偷窃的钱包抢夺丙的车辆进行追赶,致使丙的车辆发生毁损。关于车辆毁损的责任承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应当要求甲赔偿车辆损失
B、丙应当要求乙赔偿车辆损失
C、丙应当要求李某赔偿车辆损失
D、甲见义勇为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C
【解析】AB两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甲为帮助乙追回被李某偷窃的钱包抢夺丙的车辆进行追赶,致使丙的车辆发生毁损属于典型的紧急避险行为,对于丙所受损失应由引发险情的人李某承担责任。D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见义勇为条款适用于见义勇为过程中见义勇为者自己受损的情形,本题中为第三人丙的合法权益受损,因此不涉及见义勇为条款之适用。但是如果甲的见义勇为超过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甲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故选C。
3. “有用即真理”的命题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实用主义观点
【答案】D
4. 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
A、绝对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在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同学们应注意区分。绝对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简单粗暴加班!相对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潜移默化压榨!。故选A。
5. 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我国农民总结出“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的农谚,这表明( )。
A、规律具有时效性
B、人们可以创造规律
C、规律具有偶然性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答案】D
【解析】人们认识规律指认识到谷雨是种棉的时节,而清明早、立夏迟则体现了人们会利用规律在合适的时节种合适的作物,获得好的收成。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人不可以创造规律。故选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