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首页 > 考试题库 > 重庆

重庆

2022年5月28日重庆市彭水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管理基础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下载:219次 共28页 积分:5点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22528日重庆市彭水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管理基础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1.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工厂厂长或事业部主任等均属于()。

A、战略管理者

B、高层管理者

C、中层管理者

D、基层管理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从横切面上的组织层次划分来看,组织的工作人员有四类:作业人员、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A项错误,战略管理者是商品流通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他们是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者、企业战略的制定者、战略实施的领导者、战略实施过程的监督者和结果的评价者。B项错误,高层管理人员处于组织的最高层,主要负责组织的战略管理,并在对外交往中以代表组织的官方身份出现。C项正确,中层管理人员是直接负责或者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的人。这些人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在组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层管理人员包括部门经理、项目主管、分公司经理人、地区经理、产品事业部经理、事业部主任或生产车间的负责人等。D项错误,基层管理人员亦称一线管理人员,是相对于高层管理人员与中层管理人员而言的,也就是组织中处于最低层次的管理者,他们所管辖的仅仅是作业人员而不涉及其他管理者。故选C

2.管理者的()意味着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A、效率

B、成效

C、效果

D、绩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A项正确,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或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效率意味着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C项错误,效果意味着做正确的事,即做那些可以实现目标的工作活动。BD项错误,管理是指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的工作可以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成效绩效不属于管理含义当中的内容。故选A

3.真正标志着管理方式变革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著作是()。

A、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B、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C、亨利·法约尔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D、埃尔顿·梅奥的《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A项正确,《科学管理原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创作的管理学著作,于1911年首次出版发行。此书主要写了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以及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方式变革由经验上升到理论。泰勒也被后世称为科学管理之父B项错误,《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国富论》这部著作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堪称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C项错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创作的管理类著作,首版于1925年出版发行。《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二部分论述了管理的原则与要素。D项错误,《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是美国管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创作的管理学著作,于1945年首次出版。该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科学与社会,属于对支配管理观念的元理论探讨;第二部分是临床式调研方法,属于对霍桑实验以及其他类似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故选A

4.管理者的三项技能,即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是由谁提出的?()

A、明茨伯格

B、罗伯特·卡茨

C、亨利·甘特

D、彼得·德鲁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A项错误,亨利·明茨伯格是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在全球管理界享有盛誉的管理学大师。他的著作《管理工作的实质》中指出,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B项正确,罗伯特·卡茨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学者,他提出管理者必须具备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完成组织内具体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人际技能是与人共事、理解别人、激励别人的能力;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分析、诊断,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C项错误,亨利·甘特是人际关系理论的先驱者之一,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也是甘特图即生产计划进度图的发明者。D项错误,彼得·德鲁克,美国管理学大师,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主要成就是目标管理理论。故选B

5.霍桑实验主要包括了四个阶段,其中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属于()。

A、照明实验

B、福利实验

C、访谈实验

D、团队实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霍桑实验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即工作场所照明试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阶段、大规模的访谈实验阶段和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阶段。A项错误,照明实验的时间从192411月至19274月。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也许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是疲劳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具体结果是:当实验组照明度增大时,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当实验组照明度减弱时,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0.06烛光时,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直至照明减至如月光一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B项正确,福利实验是继电器装配测试室研究的一个阶段,时间是从19274月至19296月。实验目的总的来说是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后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导致生产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参加实验的光荣感以及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C项错误,访谈实验是研究者在工厂中开始访谈计划。此计划的最初想法是要工人就管理当局的规划和政策、工头的态度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作出回答。但工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工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公司或调查者认为意义重大的那些事。访谈者了解到这一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从三十分钟延长到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由于工人们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许多不满,无处发泄,访谈计划的实行恰恰为他们提供了发泄机会。发泄过后心情舒畅,士气提高,使工人的产量大幅提高。D项错误,团队实验又叫群体实验,是在银行电汇室研究。这个试验中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但观察的结果发现,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都差不多,而且工人并不如实地报告产量。深入的调查发现,这个班组为了维护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由此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同时,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故选B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本评论只代表本站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当红聪聪红x

    实物与详情描述符合!解题思路清晰。

  • 水香绿萝裙轿

    试题还是可以的,内容顶呱呱!。

  • 小QY0306

    今年一定上岸,冲冲,蛮好的,呵呵,以后继续光顾。

  • 大荒西经经m

    真的物超所值,好东西就应该推荐给大家!事编很好用的!!

  • 谢再飞024528

    内容很全很棒、非常实用!

  • pa79641

    今天又给我带来惊喜了,这个试题我非常喜欢,一目了然地掌握考点和重点。

  • 既救约

    有详细的答案,对学习有帮助!!

  • 亚妤仕

    分析明确、学习试题网站那么多,考考公务员网最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