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I考试大纲
三、 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醉酒的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
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四、 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
五、 单位犯罪主体
单位犯罪的概念、要件、处罚。
第五节 犯罪主观方面
一、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和意义;罪过;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罪过形式);犯罪主观方
面与犯罪客观方面的关系。
无罪过事件:意外事件、不可抗力。
二、 犯罪故意
犯罪故意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故意的种类: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和间接故
意的异同。
三、 犯罪过失
犯罪过失的概念和特征;犯罪过失的种类: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四、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犯罪目的的概念,犯罪目的在犯罪构成中的作用;犯罪动机的概念,犯罪动机在定罪
量刑中的作用;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
五、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的概念和种类: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概念、表现形式及评价;事实
上的认识错误的概念、分类及评价;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分为:客体错误、对象错误、
手段错误、行为偏差、因果关系错误。
第四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一节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概述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的定义;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特征;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第二节 犯罪既遂
一、 犯罪既遂的概念和标准
犯罪既遂的概念;犯罪既遂的判定标准。
二、 犯罪既遂的形态
实害犯、危险犯、行为犯的定义及其特征。
三、 对既遂犯的处罚
对既遂犯,按照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处罚。
第三节 犯罪预备
一、 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预备的概念;犯罪预备的三个特征;犯意表示和犯罪预备的区别。
二、 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区别
三、 对预备犯的处罚
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的处罚原则。
第四节 犯罪未遂
一、 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未遂的概念;犯罪未遂的三个特征;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区别。
二、 犯罪未遂的分类
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迷信犯、愚昧犯与不
能犯未遂的区别。
三、 对未遂犯的处罚
我国《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的处罚原则。
第五节 犯罪中止
一、 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中止的概念;犯罪中止的三个特征。犯罪中止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区别。
二、 犯罪中止的分类
预备阶段的中止和实行阶段的中止。
三、 对中止犯的处罚
我国《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的处罚原则。
第五章 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构成
一、 共同犯罪的概念
二、 共同犯罪的构成特征
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
三、 共同犯罪的认定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一、 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二、 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三、 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四、 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一、 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主犯的概念;主犯的种类;主犯的刑事责任。
二、 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从犯的概念;从犯的种类;从犯的刑事责任。
三、 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胁从犯的概念;胁从犯的刑事责任。
四、 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教唆犯的概念;教唆犯的特点及其成立条件;教唆犯的刑事责任。
五、 共同犯罪与犯罪的停止形态
共同犯罪与犯罪预备、未遂;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
第六章 一罪与数罪
第一节 一罪与数罪概述
一、 一罪与数罪的概念
二、 罪数的判断标准
三、 法条竞合与法条竞合犯
第二节 实质的一罪
一、 实质的一罪的概念及其种类
二、 继续犯
继续犯的概念;继续犯的特征;继续犯的类型;继续犯的法律后果;继续犯的处断原
则。
三、 想象竞合犯
想象竞合犯的概念;想象竞合犯的特征;想象竞合犯的处断原则。
四、 结果加重犯
结果加重犯的概念;结果加重犯的特征;结果加重犯的处断原则。
第三节 法定的一罪
一、 法定的一罪的概念及其种类
二、 结合犯
结合犯的概念;结合犯的特征;结合犯的处断原则。
三、 集合犯
集合犯的概念;集合犯的特征;集合犯的处断原则。
第四节 处断的一罪
一、 处断的一罪的概念及其种类
二、 连续犯
连续犯的概念;连续犯的特征;连续犯的法律后果;连续犯的处断原则。
三、 牵连犯
牵连犯的概念;牵连犯的特征;牵连犯的处断原则。
四、 吸收犯
吸收犯的概念;吸收犯的特征;吸收犯的形式;吸收犯的处断原则;几个界限。
第七章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