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综合知识 > 教育试题

教育试题

2014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语文(高中、初中)笔试真题

2016-03-08 14:12:17教育试题193 收藏
[!--smalltext--]

绝密 ★ 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

语文(高中、初中)

课程代码:10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妖娆(rǎo)环绕(rào)蹊跷(qiāo)百折不挠(ráo)

B.秉性(bǐn)濒临(bīn)摒弃(bǐng)并驾齐驱(bìng)

C.横祸(héng)附和(hè)应届(yìng)供认不讳(gòng)

D.妍媸(chī)隽永(juàn)稽首(qǐ)鲜为人知(xiǎ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那天,接到总部要我回京的电话,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

B.目前,从事信息安全开发、销售的企业已超过一千家,但其产品质量鱼目混珠,不能不使人担忧。

C.当代社会高度重视人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他虽然颇有才华,但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因此本公司不拟聘用。

D.张林的英语基础太差,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他一句也听不懂,简直是如堕五里雾中。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领导干部的子女及其配偶已全部从流通公司退出,这一举动赢得了公司全体员工的一致称赞。

B.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思路。

C.一个企业如果不考虑赢利,一味地让利,那么这个企业就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消费者得到实惠也是暂时的。

D.在综合科技实力以及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与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和日本的差距就更大了。

4.下列各项中关于作家、作品与朝代(国籍)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莫里哀--《悭吝人》

B.俄罗斯--屠格涅夫--《静静的顿河》

C.唐朝--柳宗元--《长恨歌》

D.清朝--归有光--《项脊轩志》

5.关于现代汉语言文字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汉语的音节结构中,元音占优势;现代汉语音节里没有复辅音,但必须有辅音。

B.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单音节词和三个音节以上的复音词。

C.汉语语法方面,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语法结构中,语序的安排具有重大作用。

D.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是平面型文字,汉字字形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

6.下列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与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B.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C.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

D.选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学生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7.在下面各句的横线上将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填写在答题纸上(每空1分,共6分)

(1)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_______;_______,无欲则刚。”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2)每当意气消沉、筋疲力尽之时,总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从军行》诗中的“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千载之后,读起来犹感到虎虎生风,铿锵有力;他另一首诗《出塞》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一样豪气干云,气势磅礴!

(3)“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人幸福与否更多的是取决于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总是朴素的,一如粮食、空气和水。

8.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6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_______(流派)的代表作。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_______的乡村中。

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_______”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_______”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0小题8分,第11、12小题每小题6分,共20分)

10.以《边城》为例,简要分析沈从文小说的创作风格。

11.简析《巴黎圣母院》中的艾斯梅拉达这一人物形象。

12.简述“文学类文本阅读”评价的基本原则。

四、鉴赏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小题6分,第14、15小题每小题10分,共26分)

13.阅读《雨巷》一诗,评析作者通过“丁香”这一意象所传达的情感。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14.阅读下面这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可怜白发生”一句,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品析这首词在艺术方面的特色。(6分)

15.阅读下面《史记·李将军列传》(节选)文字,结合对李广将军的塑造,分析司马迁的《史记》在人物刻画方面的艺术特色。

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6.阅读下面一则案例及相关说明,请结合该案例中汪老师的教学活动,针对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的问题谈谈你的见解。

【案例】[教学过程]

(一)自由诵读,把握全文大意

问题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二: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

(二)用点划评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

请学生阅读下列两则评注的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处或者两处加以评点,揣摩作者情感。评点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并选择重点几则进行全班交流。

§示例一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评注: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冬之美,但“灰黑色的秃树枝”却使得这幅画面的色彩陡然变得黯淡,这个词语在一开头就为文章添上灰色沉重的一笔,使得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变得寒气四射,作者感受的不是“冬日暖洋洋”的舒适而是冬季的肃杀和寒威。这种情感作者在后面一句直接点出了,即“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正所谓景为情生,一句景语蕴含着作者沉重悲哀的情感。

§示例二

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评注:“重”、“堕”用了反复的手法,与前面“心变成了铅块”相照应,可见作者当时心情是多么沉重,这沉重是由于虐杀了弟弟游戏的童心造成的,因为一直无法补过,所以这块铅始终压在心上,很重很重,堕着堕着。“重”、“堕”是第四声,读起来就有沉重的感觉。

(三)阅读下列几则对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价资料,请在文中找到与这些评价相一致的地方,并加以评注,评注时要学会运用这些资料中的重要信息。参照示例三。

【资料】关于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论

№1鲁迅先生创作态度严肃认真,语言准确精炼,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有人把它叫做“鲁迅风”。(下略)

№2善于通过“白描”和“画眼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是鲁迅作品语言的一大显著特点。(下略)

№3准确地运用动词、形容词也是鲁迅作品比较突出的语言特色之一。(下略)

№4鲁迅的散文不仅有独特的话题,更有其独特的话语方式。……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5《风筝》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联想注入作品生活的情趣,把抒情与叙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下略)

§示例三

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了。

评注:一个短句,两个动词“掷”、“踏”,就把当时我粗暴地毁坏了弟弟的风筝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让人体验到第一则资料中说到的“鲁迅风”的语言:简洁、明快、直白、洗练。同时,“掷在地上”和“踏了”之间用了逗号,这里可以不用逗号,如果比较阅读一下,两个动词之间用了逗号之后,减慢了动作的过程,为什么要减慢动作的过程?我们可以想像作者当时在毁坏弟弟风筝是快意解恨的,这两个动作是一气呵成,快速有力的。那么当二十多年后来回忆这一幕时,作者是带着深深的内疚、自责,似乎不愿意相信自己曾有过的事实,于是,记忆在作者痛苦中慢慢展开,回忆这精神虐杀的一幕也恰如第四则资料中鲁迅先生曾所说的,“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四)评点后学生之间再互相交流,并选择重点几则进行全班交流。

17.阅读下面一则案例(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毛老师的自述),针对案例中出现的现象以及这位毛老师的思考,谈谈你对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比如教师评语等)的问题谈谈你的见解。

记得我读初中时,作文结尾总爱揭示一番“意义”,记一次劳动,要讲到对思想改造的意义,记一次春游,也要加一句“啊,我爱祖国的美丽和伟大”。我的语文老师吴老师有次在作文评语中写了一首诗:“不必刻意寻‘意义’,写出‘意思’乃本事。若要文章有意思,平常事中觅意趣。”这首关于“意义”和“意思”的小诗,一下子点醒了我,且使我受用终生。老师讲的已经不仅是作文,也是一种人生哲理啊。“意义”和“意思”虽一字之差,内涵却大异。一个能把世俗生活过得有意思、写得有意思的人,一定是懂得生活真谛、有着审美趣味的人。

六、技能应用题(本大题14分)

18.《记承天寺夜游》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如果让你给八年级的学生执教这篇课文(用时一课时),你会怎么做呢?请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1)针对下面划横线的句子的理解,课堂上有学生提出疑问:“月色入户”,月光究竟是从屋门照进来的呢,还是从窗户照进来的呢?--如果你是他们的老师,你准备怎样给他们作解答呢?(4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下面划横线的“庭下如积水空明……”一句历来为后人激赏,请你针对这句话设计一个课堂活动环节(比如朗读、讨论、提问等),并说明设计意图。(5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为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一则板书,并说明设计意图。(5分)

附:《记承天寺夜游》课文

绝密★启用前  秘密★启用后

浙江省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

语文(高中、初中)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1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D2.D3.C4.A5.A

6.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7.(1)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教胡马度阴山;

(3)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填对一空给一分,出现漏字、多字和错别字不给分)

8.魔幻现实主义;马贡多(或“马孔多”“马康多”)

9.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0小题8分,第11、12小题每小题6分,共20分)

10.(1)沈从文小说的独特风格,首先体现在其内容上。他执著于表现“人性”,欣赏迥异于现代文明的古老民风。《边城》借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天保、傩送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纠葛,体现湘西古老淳朴的民风,以及自然、和谐、美好的人性,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田园牧歌情调的“边城”地界和“边城”人格的向往与渴望(3分)。

(2)沈从文的独特风格,还体现在散文笔法的成功运用上。作者对写意与抒情的重视远大于情节与结构。《边城》就常常不顾情节的连续与完整而进行大段的散漫而从容的铺叙、插叙等;同时,作者重视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的展现也远重于外在的戏剧冲突,比如对于翠翠的心理的描写即是典型(3分)。

(3)沈从文的独特风格还体现在浓郁的湘西风情的铺陈描绘上。其明丽、生动流畅的乡土语言的应用,以及虚实相间的艺术技巧,使得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牧歌情调(2分)。

11.(1)《巴黎圣母院》的主人公艾斯梅拉达是作者笔下的理想化形象,在她身上体现了真、善、美的高度统一(2分)。

(2)她不仅容貌美丽,舞姿迷人,而且心地善良、热情正直。她从绞架上救下了诗人甘果瓦,和他结为名义夫妻;她不计前嫌,给因劫持她而受鞭刑的卡西莫多送水喝;她对爱情忠贞,至死深爱着负心的弗比斯;她嫉恶如仇,面对弗罗洛的淫威宁死不屈(2分)。

(3)在阴森黑暗的社会里,她宛如一盏光辉的明灯,给穷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她的悲惨遭遇,有力控诉了教会势力与封建专制的罪恶(2分)。

12.(1)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

(2)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

(3)要重视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价作品的能力。(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6分)

四、鉴赏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小题6分,第14、15小题每小题10分,共26分)

13.(1)丁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典型的意象,它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诗人以“丁香”比喻心中的爱人,并赋予它以丁香的品格:多情善感,凄婉动人,纯洁美丽而又冷漠高傲。

(2)可以说,这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其实是诗人所梦寐以求的美好理想的化身。

(3)作者对于“丁香”姑娘的由追求到幻灭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的追求的坚贞与执著。(每点2分,共6分,大意对即可)

14.(1)词中前半部分追忆了昔日起义军豪迈壮阔的战斗生活,末尾以“可怜白发生”一句逆挽,突出表达了作者内心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限的失意、无奈与悲愤之情。(4分)

(2)第一,结构奇特,开头与结尾呼应,是实写,中间八句描绘梦中情景,是虚写;文义转折,词情波澜起伏;

第二,词中的叙事语言十分形象生动,用笔含蓄而精炼;

第三,用典多,但不着痕迹,贴切自然。

(6分,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得满分)

15.(1)司马迁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能够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使人物的个性特征跃然纸上;

(2)在叙述完整事件的基础上,善于选取戏剧性的人物冲突与场景,来展现人物;

(3)通过生活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是本文人物形象刻画的又一重要特色。

(每点3分,阐述完整适当加分,共10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6.(1)王荣生先生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变“鉴赏者取向”为“解读者取向”,也就是像正常状态下阅读文章时的阅读方式。《风筝》一课,汪老师自觉采用了评注式阅读教学法,旨在让学生带着发现、探索的眼光解读文本,通过交流探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点划评注”不仅仅是阅读方法、教学方法的问题,在哪里点,在哪里划,在哪里评,在哪里注,关乎阅读的内容、教学的内容。

(2)汪老师的可贵之处首先在于,他以很好的“解读”意识,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当中品出味道来,从语言文字当中读出作者的独特内心感受来。

(3)同时,汪老师非常自觉地将自己的这种阅读经验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模仿教师细读的示例当中,获得阅读方法与路径的启迪,在教师的指引下,获得文本解读的收获,同时获得阅读方法。

(4)汪老师有着非常好的学情意识,根据初中学生的原有水平状况,在让学生自主评注阅读之前,先行提供三个相当典型的示例,还有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得到提升。

(以上要点,能够答出2个以上,并结合案例中具体的教学活动展开分析,即可得满分。)

17.(1)教师的书面评语,是对学生写作进行指导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教师评语的水准,自然会对指导的效果产生决定性影响。(2分)

(2)教师的评语,要充分尊重学生,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以积极的鼓励,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紧张心理,这很重要。不过同时,也要避免无原则地“讨好”“吹捧”学生。对于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失误与缺陷,教师要予以正面的指出并作引导。(2分)

(3)案例中提到的吴老师,采用了短诗的形式,以通俗的语言,向学生传达了如何使习作自然表达、言之有物的道理,让学生在轻松的心态中获得写作的指导。(2分)

(可以选择教师如何利用作文评语对学生写作进行有效指导,也可以选择写作指导的其他角度,关键要能结合案例中具体的教学活动展开分析,言之成理。)

六、技能应用题(本大题14分)

18.(1)“户”在汉语中有“门”之意,“入户”按理说是“入门”。不过,汉语的表达是相当灵活的,尤其是对汉语单个字的理解,必须置于特定的语境当中。实际上,汉语中有“户内”“户外”的表达,指的是“室内”与“室外”,所以,此处的“入户”,完全可以解释为“(月光)进入室内”,而不必拘执于“户”字的意思去作“从窗户”还是“从房门”的争辩。(4分)

(2)对于这样富于情致的文学性语言,重点不在把握其字面意思,而在于品出其韵致来。就方法而言,完全可以灵活对待。不过,对于这样的文学赏鉴,采用朗读的方法显然优于“讨论”,采用“细读”的方法显然优于翻译、字字落实。(活动设计科学有效得3分,意图说明清楚合理得2分)

(3)优秀的课堂教学板书,一要抓住文本与课堂教学的核心,二要简明扼要,逻辑清晰,三要布局合理,书写美观。(设计科学合理,清楚美观得3分,意图说明清楚合理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