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综合知识 > 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

2017年9月9日河南省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参考答案

2022-11-17 13:48:03公共基础216 收藏
[!--smalltext--]

  为落实国办发[2015] 62号文件精神,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认真研究、出台细则。认真研究国办发[2015] 62号文件精神,结合本省实际,出台落实休假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

  二是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将抓落实的内容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对重要工作部署,提出明确责任要求,做好组织实施。

  三是加强督查,强化考核。把督查工作贯穿落实休假制度全过程,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全方位督查考核推动工作落实。

  四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对休假制度规定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带薪休假的浓厚氛围。

  案例二

  材料: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短缺时代已成历史。“数量型”农业向“价值型”农业转变,农业的发展不再仅仅追求农产品生产数量,而是追求农产品价值的提升。走特色之路,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品牌,就成了许多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成为破解地方 “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特色农业发展主要是从生产效率本身实现价值的提升,有两条路径,一是依靠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技术实现效率的提升;二是强调农业特色。但这两种方式对于形成特色农业经济优势的效果并不显著,没有实现特色农业产业效益的提升。很多区域都具备众多农业的特色优势和资源,甚至拥有很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而特色农业并没有得到很好发展。处于粗放状态的特色农业,之所以很难构建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优势,形成规模经营和品牌效益,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 构建起特色农业的流通体系,特色农业的销售端也就是供给侧出现了问题。然而,特色农品流通问题的解决,如果单纯寄托于流通环节效率的提升,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效率的提升以及区域品牌的塑造。发展特色农业要突破区域在制度、资金、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产业发展壁垒和瓶颈。要从特色农业的价值链入手,构建生态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提升特色 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品牌价值、生产效率、流通效率,提高其产品的科技附加值、绿色附加值和深加工度水平。要通过新经济、新模式整合区域资源,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探索一条以特色经济引领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农业正经历着深刻转变,农业现代化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资金供给不足,市场资金比重小、 动力弱,财政资金总量有限、支持引导效益低,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发展。资金供给不足一直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症结。 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来说,初期的财政投入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第一,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多农村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 尚处于起步和增长阶段,许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这部分“公共品”的支出只能依靠财政资金来支持,为现代农 业打下基础。第二,尽管市场是相对高效的,但商业资金的逐利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在建设初期进行大规模的公共投入。因 而,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必须财政先行,为撬动农村金融迈出第一步。围绕农业基础设施“补短板”,不断优 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重点投向巩固农业生产基础、强化农业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农业可持续能力等领域。坚持发挥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引领作用,做好国家农业投入资金整合这篇文章,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既惠当 前、又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用好国家农业投入每一分资金,健全资金使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资金使用管 理办法,保证建成的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我国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聚集。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挑战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 大量转移,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今后“谁来种地” “如何种 地”的问题已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农业规模经营快速推进,但基层农技推广、农机服务、病虫害防治等农业 社会化服务发展却相对滞后,规模经营主体自己“包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既造成了生产成本上升和资 源浪费,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的提升。要着眼于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基 本要求,加快形成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着重扶持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 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供销、邮政、农机等系统发挥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作用,促进传统农资流通网点向现代农 资综合服务商转型。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民群众的自觉选择。现在户均不到半公 顷地的规模,显然难有高效益。要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特别是向种田能手流 转,引导发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经营形式,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规模效益。 严禁在土地流转中定任务、下指标、将流转面积和比例纳入绩效考核。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和服务平 台,加强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出台管理文件,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保障金制 度,维护农民权益。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坚持家庭经 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 兼顾,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 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