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4日重庆市直机关遴选笔试真题
这个数据与某报近日发起的一个调查结果颇为相近。该报发起的生活烦恼调查,短短两日吸引7万多网友关注,有1万多名网友参与了投票,其中64.3%的网友主观上感觉现在生活确实在变好,但也有77.8%的网友认为“最近比较烦”,而且烦恼明显增多。
在烦恼源的多选调查中,工作和收入、子女成长教育、自身及家人的健康养老分别以21.28%、15.37%和15.29%的投票率居前,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活质量;16%的网友表示为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感到烦恼,还有12%的受访者不满意现阶段的社会公平机制失衡现象。
从缺衣少食到穿好吃好,再到住上高楼、开上小车,还有带薪年假可以出门旅游,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快,发牢骚的频率也在变快。
材料3: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牢骚族”的数目也变得异常庞大。智联招聘2009年的一项关于职场人抱怨状况的调查显示,近9成职场人每天都会发出抱怨。其中65.7%的人每天抱怨1-5次,13.8%的人每天抱怨6-10次,4.8%的人每天抱怨20次以上,只有11.2%的人表示自己“从来不抱怨”;希望通过抱怨解决问题的比例为36.25,74.7%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抱怨主要是为了发泄内心的苦闷,给自己找个逃避的借口。
心理研究人员发现,爱发牢骚的人通产都有一种“否定性思考”的习惯,看事情习惯看负面,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许多难题上面,他们的人生经验由各种难题组成,因而心情总是维持低落,由于整天忙于批评,往往使得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修正自己。
职场专家指出,牢骚可以说是一种“自卫”的讯号。尤其当遭遇挫折或不平等待遇,难免会发出不平之鸣,企图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同情。然而,事实正好相反,牢骚讲得愈多,反而愈容易令人滋生反感,导致负面效果。抱怨族不停地把矛头对准别人,拼命把情绪垃圾往别人身上倒,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做了对不起他的事,牢骚愈讲愈多,也使得他们愈来愈相信,认为别人才是应该为他的不幸或遭遇负责,自己完全是惨遭别人践踏的牺牲品,最终让自己痛苦不堪。
材料4:牢骚也好,抱怨也罢,都是分阶段的,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和希望,人的期望值在提升,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牢骚就来了。刚参加工作时,希望能尽快升职;职务上来了,又想工作、家庭两不误。平衡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太难了,精力跟不上,只能周末陪小孩,对孩子有些亏欠的感觉,有时工作太忙了就会发牢骚。以前买肉要肉票,买粮要粮票的时候,人们抱怨的是物资不丰富;等到吃饱穿暖了,人们又希望吃好的、穿好的;再后来,人们又要求吃有特色的,穿名牌;以前,手表、自行机、电视机就是富裕的象征;现在,让人们发愁的是买房买车……
生活越来越好了,人们的活动半径在延展,生活圈子也在扩大,接触的人和事越来越多,引发牢骚的缘由也在增加。关注一些房产和车市的信息后,才发现才发现房价在涨,物业和业主常闹矛盾;路上经常堵车,要考个驾照还蛮麻烦,停车费也不便宜;好不容易出门旅游了,才发现景点的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时不时还来一出捆绑消费强制收费……
社会越来越开放,人们得到的各种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关注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思想也会越来越活跃,也越来越敢于表达。现在人们了解世界、感知社会,不仅来源于自身经验和报纸、电视、广播,还有网络、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信息传播发达了,别说身边的事,就是全球发生了什么事都知道。”武汉大学研究生郑会燕认为:“想法多了,牢骚也会跟着多。”每天打开网络,扑面而来的多是充满暴戾之气的新闻;暴力拆迁住户自焚、有毒食品层出不穷……这些新闻往往招来众多网民围观,跟帖发泄不满,甚至发动人肉搜索在现实中寻找攻击目标,抱怨之气弥漫网络之中,强烈冲击着现实社会秩序。
一部分市民提到了社会的诚信危机,从农村住到了城市,从平房住进了高楼,家人之间、邻里之间的亲情、信任却变淡了。出门怕小偷,旅行怕被宰,就连路上看到摔倒的老人都不敢扶一下。生活越来越好了,但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了,似乎人们都在忙着赚钱发财,以至于心浮气躁,都感到生活压力大,牢骚不断,怨气很容易给人一种窒息感。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人的本性,社会公平遭受挑战,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仇富心理。比如年轻人走入职场后发现,“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难免牢骚满腹。有的人就像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有的人累死累活工作一个月,才换来2000多块钱,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人家。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人,跟以前比,生活水平确实还是有较大差距,感到有较大心理落差,这也是很多人牢骚满腹、抱怨丛生的重要原因。
材料5: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写过这么一段话:“吾尝见朋友中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如吴(木云)台凌荻舟之流,指不胜屈。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他劝导弟弟们不要怨天尤人,乱发牢骚,"宏其度,则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怨天尤人要不得。历史上有不少英雄豪杰与文人才子,一生坎坷,既有时势的原因,更多的恐怕是内心那种怨天尤人的心态在作怪!
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四十岁的才子孟浩然跑到长安城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却是失望而归,名落孙山的孟浩然心情极度郁闷。好友王维于是邀请他到自己供职的翰林院见面,想安慰一下好友,谁知唐玄宗驾到。孟浩然一时紧张躲到了床下,王维不敢欺君,道出实情。唐玄宗也没有生气,还命孟浩然出来作诗,想考考孟浩然的才学。孟浩然便吟咏了《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他这诗表面上是一连串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才不为世用之情。结果当唐玄宗听到"不才明主弃"之语大怒,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自此,孟浩然再也没有得到唐皇的召唤,只好在山林之间发泄他的满腹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