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综合知识 > 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考试重点】

2020-04-08 10:14:58公共基础346 收藏
[!--smalltext--]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正确认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生产力布局经历过几次重大调整
“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展“三线”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实施了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们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
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新的区域发展
战略。下一步,我们还要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
我国区域发展形势是好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
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
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
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
总的思路
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
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
面的功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新的要求
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
辩证法
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
四个思路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第
二,发挥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第三,完善空间治理。第四,保障民生底线。区域协
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举措
第一,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
第二,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第三,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第四,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第五,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第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关于推动东北全方位振兴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全面振兴不是把已经衰败的产业和企业硬扶持起来,而是要有效整合资源,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形成新的均衡发展的产业结构。
东北振兴的关键是人才,要研究更具吸引力的措施,使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重要城市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