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考考公务员网

首页 > 综合知识 > 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常识[二]

2014-02-15 20:37:29公共基础112 收藏
[!--smalltext--]

 知识点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19世纪中叶。这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重大事件。因为:第一,当时,资本主义奠定了机器大工业的物质基础,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统治地位,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暴露。这就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并且为从这一成熟形态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达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可能。第二,资产阶级取代封建势力确立其统治地位,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居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无产阶级不再是依附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力量,而是作为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第三,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达到了它触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研究的最高成就。出现了作为不成熟无产阶级的不成熟意识反映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这些为具有彻底科学性和无产阶级性的崭新学说的创立准备了思想材料。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研究政治经济学,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经济运行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揭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亲身投入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同时从资本主义经济和整个社会不断发生变化的实际出发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不断地以新的实践、新的认识丰富和发展由他们自己创立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他们创立的理论虽然达到当时的科学高峰,但并没有穷尽真理;他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继承他们事业的马克思主义者继续跟踪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实际,积极参加人民革命运动,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不断地以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经济学方面,列宁第一个对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作出了全面深刻的科学分析,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垄断的主要形式,指明了帝国主义的深刻矛盾和历史地位。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原则,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在中国,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20世纪中期建立了新中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并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探索。总结这个探索以及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指导思想失误的教训,从新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创造和智慧,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知识点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食物、衣服、房屋等基本生活资料,人类才能生存。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以发展,社会才能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与分配、交换、消费活动分不开的。所以,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即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其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生产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第二,生产的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性质。第三,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没有分配、交换和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果它们适应生产的要求,就会促进生产发展;如果它们不适应生产的要求,就会阻碍生产发展。总之,生产过程、分配过程、交换过程、消费过程,共同组成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构成全部社会经济活动。(2004年多选题第17题考查该要点)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过程。

  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的基本构成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资料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人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劳动资料是生产中用来影响和改造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的结合中,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影响是巨大的。

  2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它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不仅决定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决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2)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

  生产关系是人们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不仅决定人们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的性质,并且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条件。

  (3)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归根到底,社会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一般来说,是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同时还要求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只有合理的经济运行机制,才能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考察社会生产关系的。前者是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以及新旧生产关系更替的依据,后者是生产关系变化和变革的社会政治条件。

  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还有层次性,不仅要研究本质层次即属于社会基本制度层次的生产关系,也要研究经济运行层次即属于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生产关系。在研究、揭示生产关系本质时,结合对一定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分析和探讨,可以从比较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和趋势中更好地把握一定经济制度的运动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实现政治经济学的功能及其历史使命。

事业单位考试专业课程独家上线!(介绍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