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四)
◆我国五个“十年计划”◆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0-2005)◆
1999年06月22日,国家计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十五”规划工作。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会议上说,做好“十五”规划工作,要把握好六个重要原则和四个思想方法。六个重要原则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四个思想方法是:要改变过去规划编制中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缺乏统一考虑的思想方法,要改变政府包办一切、“包打天下”的思想方法,分清哪些是由市场和企业做的,哪些需要政府做;要改进先确定目标、提出口号,再测算速度的思想方法,从现实出发,从供求分析和竞争力分析入手来测算增长速度,确定规划目标;要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曾培炎介绍说,“十五”规划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是,提出全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到2015年长期规划纲要草案,并于今年底完成基本思路,2000年09月形成框架性草案,2001年03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第二个层面是,编制必要的行业规划、专业规划和区域规划。第三个层面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全面开展“十五”规划工作。
有参与“十五”计划起草的专家提出,以下几个公共产品在“十五”期间非常重要。
第一,就是清晰地描述改革的前景。明白地向老百姓讲明未来的改革,老百姓还要支付多少钱,国家能够给的是什么,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是什么,以及对私人产权的保护等等。
第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道德观是什么,这是我国最重要的公共产品。在资本主义社会是金钱至上,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崇高的价值观应该是诚信,讲信用。
第三,包括法律法规、军队和警察的建设、环境保护、对穷人的帮助、教育卫生等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这些方面都要有更多的作为,而不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直接对经济的干预上。
长期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专家还提出,以下一些问题有些敏感,却是“十五”改革难以回避的。
怎样对待企业家才能?怎样建立企业家的激励机制,怎样对管理者的约束由党政行为转为公司内部的治理行为?
怎样评价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目前,国企在GDP增量的贡献和所占用的资源不成比例,这无疑需要一些资源配置的调整,对这个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取向是什么?
怎样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如何在强调大股东增值保值的同时,也能够保护一般投资人和利益?
怎样调整政府的公共职能,提高公务人员素质,减少盲目和不合理的干预及由此引起的寻租行为,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使政府行为纳入法制轨道?
城市化理所当然地成为“十五”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只有30%,有70%的人口处在农村,而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之间20个百分点的偏差形成了供给体系的扭曲,是国内总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造成市场机制发展不快的重要原因。 (据人民网)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
1995年09月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
“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中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 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6年0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九五”期间我国GDP从1995年的5.8万亿元,增长到8.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8.3%,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年均增长3.8%的水平。
“九五”期间是国家财力增长最多的一个时期,整个财政收入累计达到了5万亿元,比“八五”期间累计增长了1.3倍。“七五”期间我国财政每年平均增收186亿元,“八五”期间我国财政每年平均增收656亿元,“九五”期间平均每年增收1450亿元,其中2000年增收近2000亿元。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实现了从短缺到总量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转变,5年来我国每年粮食产量总体上稳定在1万亿斤左右的水平上。(据人民网)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
1989年11月9日,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成为中国制定“八五”计划的基本指导原则。1990年12月30日,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把10年规划远景和5年中期安排结合起来,从实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要求出发来制定“八五”计划。10年规划部分设想的概略一些,着重是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任务和重大方针政策;“八五”计划部分具体一些,重点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任务、政策和改革开放的总体部署上。“八五”计划总的要求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80年翻两番,10年平均每年增长6%,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6.1%,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八五”计划规定: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82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为26000亿元(不包括物价上涨因素)。
1993年,国家计委对“八五”计划进行了调整,重点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涉及以下3个方面:(1)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八五”计划后3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由原来平均每年6%调高到8-9%。(2)产业结构的调整。强化交通运输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加快能源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快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重要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快钢铁、建筑材料和石化工业的发展,同时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加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粮食产量指标未作调整,但要求大幅度地增加优质品种的产量;按照规模经济、合理布局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发展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3)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调整。扩大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市场,扩大投资规模。
“八五”期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前5年实现了经济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5765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是1980年的4.3倍,比1990年增长75.9%,年均增长12%,比“七五”时期加快近4个百分点。1991-1995年的5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1637亿元,年均增长36.1%;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8%;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1%。“八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11.8%,最高年14.2%,最低年9.3%。 (据人民网)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
1984年8月14-23日,国家计委召开计划工作座谈会,讨论“七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问题。 1984年9月19日,国务院召开全体会议,讨论“七五”计划建设方针问题。1985年9月18-23日,中共全国代表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七五”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奋斗目标、重大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为制定“七五”计划提供了正确的依据。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
“七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展开,力争在5年或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90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计划规定: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6.7%,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5%,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6.7%;5年内,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12960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8960亿元,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1600亿元,城乡个体投资2400亿元。计划到1990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4.2~4.5亿吨,棉花425万吨,发电量5500亿度,煤炭10亿吨,石油1.5亿吨,钢5500~5800万吨。
“七五”期间,国民经济每年平均增长7.9%,最高年11.6%,最低年3.8%。(据人民网)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
“六五”计划经1975年、1978年两次编制后,指标一次比一次高。1980年推倒原方案后开始重新拟定。 1981年3月16日,国家计委提出拟定“六五”计划和十年设想的初步意见。同年6月10日,国家计委发出《关于拟定“六五”专题计划的通知》。 1981年10月8-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讨论“六五”计划控制数字。 1982年1月25日,国务院下达了“六五”计划控制数字: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1985年达到8050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6070亿元;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1980亿元。国民收入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4410亿元。1982年4月13日,国家计委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作《关于拟定“六五”计划中几个问题的请示汇报》。 1982年6月19日,国家计委党组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作《20年设想和“六五”计划的汇报》。 1982年6月下旬,国家计委党组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三次作“六五”计划的汇报。 1982年7月21日8月1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重点讨论“六五”计划。
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六五”计划。这是继“一五”计划之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计划。
“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六五”计划规定:工农业生产平均每年递增4%,在执行中争取达到5%;1985年,国民收入生产总额达到4450亿元。比1980年增加783亿元,年均4%;1985年财政收入达到1274亿元,比1980年增加189亿元,年均3.3%.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3600亿元,其中用于基本建设投资2300亿元;5年内计划完成大中型项目400个;1985年粮食产量达到3.6亿吨,棉花270.7万吨,煤炭7亿吨,石油保持1亿吨,钢3900万吨。
“六五”期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1%左右。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10.72%,最高年15.2%,最低年5.2%;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8%,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6%。轻工业与能源发展速度、重大比例已基本协调。财政经济状况好转的任务基本实现,1985年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消除赤字。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全国城镇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收入每年平均增长4.7%,农村人均年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4%。
“六五”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据人民网)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
1974年1月12日,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拟定长远计划的报告。该报告拟定的是1976-1985年十年远景规划,其重点放在1976-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上。1975年1月13-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全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即着手研究编制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其中包括第五、第六两个五年计划的设想。1975年3月16日,国家计委召开长远规划工作会议。其间提出了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建设投资为2400亿元,财政收入为500亿元。1975年10月26日-1976年1月2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重点讨论发展国民经济的十年规划和1976年计划。 但是,由于开展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10年规划纲要草案实际未能执行。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的1977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并下达了国家计委《国家计委关于1976-1985年国民经济发展十年规划纲要(修订草案)》。 1977年11月21日-12月11日,全国计划会议在京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长远规划问题。国家计委向中央政治局提出了《关于经济计划汇报要点》。该汇报要点中提出了“五五”后3年以及“六五”计划的设想和安排,连同《1978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于1978年2月经中共中央同意后一起下发。后来,经过修改的《十年规划纲要》在1978年3月5日闭幕的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该纲要规定:工农业生产1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7%,其中工业速度为10%;财政收入10年合计为1.28万亿元;基本建设投资10年合计为4580亿元。1985年工业生产指标:钢6000万吨、煤9亿吨、化纤150万吨、原油2.5亿吨。《十年规划纲要》规定,“五五”和“六五”期间,发展国民经济的奋斗目标是:在1980年建成中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85年进一步完善全国的经济体系,各个部门的主要环节基本掌握现代先进技术,在全国基本建成六个大区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农轻重比较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汇报要点》规定的“五五”后3年的主要任务,一是把农业搞上去,二是把燃料、动力、原材料工业搞上去,规定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2%,农业总产值增长6%,到1980年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粮食产量达6700亿斤,钢产量3600万吨,原煤6.5亿吨,原油1.3~1.5亿吨,发电量3000亿度,国家预算内基建投资“五五”后3年拟安排1200亿元,5年合计1780亿元。由于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急躁冒进,受“左”倾错误影响,《十年规划纲要》规定的目标、任务,严重脱离国情、国力,具体指标规定偏高,自1978年下半年开始,进一步扩大了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拨乱反正。 1979年4月5-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重点讨论经济调整问题。会议同意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会议决定,从1979年起要用3年时间进行调整,坚决把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基本上调整过来,继续整顿好现有企业,积极、稳妥地改革工业管理和经济管理体制,使整个国民经济真正纳入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会议对“五五”计划指标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在以后2年要压缩基本建设投资,降低重工业增长速度,努力发展农业、轻工业,逐步开展多种经营形式和开辟多种流通渠道,大力安置城镇青年就业,改善人民生活。1980年底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开始逐步改善,生产和建设也取得较大发展。
“五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7.84%,最高年11.7%,最低年1.7%;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8.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1%,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2%,其中轻工业为11%,重工业为7.8%,5年新增固定资产为1747.31亿元。到1980年底,粮食达到6411.1亿斤,棉花5413.4万担,钢3712万吨,原煤6.2亿吨,原油10595万吨。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增长了31.2%。
(据人民网)
◆我国五个“十年计划”◆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0-2005)◆
1999年06月22日,国家计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十五”规划工作。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会议上说,做好“十五”规划工作,要把握好六个重要原则和四个思想方法。六个重要原则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四个思想方法是:要改变过去规划编制中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缺乏统一考虑的思想方法,要改变政府包办一切、“包打天下”的思想方法,分清哪些是由市场和企业做的,哪些需要政府做;要改进先确定目标、提出口号,再测算速度的思想方法,从现实出发,从供求分析和竞争力分析入手来测算增长速度,确定规划目标;要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曾培炎介绍说,“十五”规划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是,提出全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到2015年长期规划纲要草案,并于今年底完成基本思路,2000年09月形成框架性草案,2001年03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第二个层面是,编制必要的行业规划、专业规划和区域规划。第三个层面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全面开展“十五”规划工作。
有参与“十五”计划起草的专家提出,以下几个公共产品在“十五”期间非常重要。
第一,就是清晰地描述改革的前景。明白地向老百姓讲明未来的改革,老百姓还要支付多少钱,国家能够给的是什么,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是什么,以及对私人产权的保护等等。
第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道德观是什么,这是我国最重要的公共产品。在资本主义社会是金钱至上,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崇高的价值观应该是诚信,讲信用。
第三,包括法律法规、军队和警察的建设、环境保护、对穷人的帮助、教育卫生等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这些方面都要有更多的作为,而不是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直接对经济的干预上。
长期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专家还提出,以下一些问题有些敏感,却是“十五”改革难以回避的。
怎样对待企业家才能?怎样建立企业家的激励机制,怎样对管理者的约束由党政行为转为公司内部的治理行为?
怎样评价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目前,国企在GDP增量的贡献和所占用的资源不成比例,这无疑需要一些资源配置的调整,对这个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取向是什么?
怎样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如何在强调大股东增值保值的同时,也能够保护一般投资人和利益?
怎样调整政府的公共职能,提高公务人员素质,减少盲目和不合理的干预及由此引起的寻租行为,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使政府行为纳入法制轨道?
城市化理所当然地成为“十五”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城市化率只有30%,有70%的人口处在农村,而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之间20个百分点的偏差形成了供给体系的扭曲,是国内总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造成市场机制发展不快的重要原因。 (据人民网)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
1995年09月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
“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中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 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6年0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九五”期间我国GDP从1995年的5.8万亿元,增长到8.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8.3%,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年均增长3.8%的水平。
“九五”期间是国家财力增长最多的一个时期,整个财政收入累计达到了5万亿元,比“八五”期间累计增长了1.3倍。“七五”期间我国财政每年平均增收186亿元,“八五”期间我国财政每年平均增收656亿元,“九五”期间平均每年增收1450亿元,其中2000年增收近2000亿元。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实现了从短缺到总量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转变,5年来我国每年粮食产量总体上稳定在1万亿斤左右的水平上。(据人民网)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1995)◆
1989年11月9日,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成为中国制定“八五”计划的基本指导原则。1990年12月30日,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把10年规划远景和5年中期安排结合起来,从实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要求出发来制定“八五”计划。10年规划部分设想的概略一些,着重是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任务和重大方针政策;“八五”计划部分具体一些,重点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任务、政策和改革开放的总体部署上。“八五”计划总的要求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80年翻两番,10年平均每年增长6%,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6.1%,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八五”计划规定: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82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为26000亿元(不包括物价上涨因素)。
1993年,国家计委对“八五”计划进行了调整,重点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涉及以下3个方面:(1)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八五”计划后3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由原来平均每年6%调高到8-9%。(2)产业结构的调整。强化交通运输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加快能源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快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重要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快钢铁、建筑材料和石化工业的发展,同时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加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粮食产量指标未作调整,但要求大幅度地增加优质品种的产量;按照规模经济、合理布局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发展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3)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调整。扩大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市场,扩大投资规模。
“八五”期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前5年实现了经济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达5765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是1980年的4.3倍,比1990年增长75.9%,年均增长12%,比“七五”时期加快近4个百分点。1991-1995年的5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1637亿元,年均增长36.1%;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8%;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1%。“八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11.8%,最高年14.2%,最低年9.3%。 (据人民网)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
1984年8月14-23日,国家计委召开计划工作座谈会,讨论“七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问题。 1984年9月19日,国务院召开全体会议,讨论“七五”计划建设方针问题。1985年9月18-23日,中共全国代表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七五”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奋斗目标、重大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为制定“七五”计划提供了正确的依据。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
“七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展开,力争在5年或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90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计划规定: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6.7%,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5%,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6.7%;5年内,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12960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8960亿元,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1600亿元,城乡个体投资2400亿元。计划到1990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4.2~4.5亿吨,棉花425万吨,发电量5500亿度,煤炭10亿吨,石油1.5亿吨,钢5500~5800万吨。
“七五”期间,国民经济每年平均增长7.9%,最高年11.6%,最低年3.8%。(据人民网)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
“六五”计划经1975年、1978年两次编制后,指标一次比一次高。1980年推倒原方案后开始重新拟定。 1981年3月16日,国家计委提出拟定“六五”计划和十年设想的初步意见。同年6月10日,国家计委发出《关于拟定“六五”专题计划的通知》。 1981年10月8-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讨论“六五”计划控制数字。 1982年1月25日,国务院下达了“六五”计划控制数字: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1985年达到8050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6070亿元;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1980亿元。国民收入年均递增4%,1985年达到4410亿元。1982年4月13日,国家计委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作《关于拟定“六五”计划中几个问题的请示汇报》。 1982年6月19日,国家计委党组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作《20年设想和“六五”计划的汇报》。 1982年6月下旬,国家计委党组向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三次作“六五”计划的汇报。 1982年7月21日8月1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重点讨论“六五”计划。
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六五”计划。这是继“一五”计划之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计划。
“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六五”计划规定:工农业生产平均每年递增4%,在执行中争取达到5%;1985年,国民收入生产总额达到4450亿元。比1980年增加783亿元,年均4%;1985年财政收入达到1274亿元,比1980年增加189亿元,年均3.3%.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3600亿元,其中用于基本建设投资2300亿元;5年内计划完成大中型项目400个;1985年粮食产量达到3.6亿吨,棉花270.7万吨,煤炭7亿吨,石油保持1亿吨,钢3900万吨。
“六五”期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1%左右。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10.72%,最高年15.2%,最低年5.2%;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8%,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6%。轻工业与能源发展速度、重大比例已基本协调。财政经济状况好转的任务基本实现,1985年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消除赤字。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全国城镇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收入每年平均增长4.7%,农村人均年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4%。
“六五”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据人民网)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
1974年1月12日,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拟定长远计划的报告。该报告拟定的是1976-1985年十年远景规划,其重点放在1976-1980年第五个五年计划上。1975年1月13-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全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即着手研究编制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其中包括第五、第六两个五年计划的设想。1975年3月16日,国家计委召开长远规划工作会议。其间提出了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建设投资为2400亿元,财政收入为500亿元。1975年10月26日-1976年1月2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会议,重点讨论发展国民经济的十年规划和1976年计划。 但是,由于开展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10年规划纲要草案实际未能执行。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的1977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并下达了国家计委《国家计委关于1976-1985年国民经济发展十年规划纲要(修订草案)》。 1977年11月21日-12月11日,全国计划会议在京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长远规划问题。国家计委向中央政治局提出了《关于经济计划汇报要点》。该汇报要点中提出了“五五”后3年以及“六五”计划的设想和安排,连同《1978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于1978年2月经中共中央同意后一起下发。后来,经过修改的《十年规划纲要》在1978年3月5日闭幕的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该纲要规定:工农业生产1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7%,其中工业速度为10%;财政收入10年合计为1.28万亿元;基本建设投资10年合计为4580亿元。1985年工业生产指标:钢6000万吨、煤9亿吨、化纤150万吨、原油2.5亿吨。《十年规划纲要》规定,“五五”和“六五”期间,发展国民经济的奋斗目标是:在1980年建成中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85年进一步完善全国的经济体系,各个部门的主要环节基本掌握现代先进技术,在全国基本建成六个大区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农轻重比较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汇报要点》规定的“五五”后3年的主要任务,一是把农业搞上去,二是把燃料、动力、原材料工业搞上去,规定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2%,农业总产值增长6%,到1980年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粮食产量达6700亿斤,钢产量3600万吨,原煤6.5亿吨,原油1.3~1.5亿吨,发电量3000亿度,国家预算内基建投资“五五”后3年拟安排1200亿元,5年合计1780亿元。由于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急躁冒进,受“左”倾错误影响,《十年规划纲要》规定的目标、任务,严重脱离国情、国力,具体指标规定偏高,自1978年下半年开始,进一步扩大了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加剧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拨乱反正。 1979年4月5-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重点讨论经济调整问题。会议同意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会议决定,从1979年起要用3年时间进行调整,坚决把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基本上调整过来,继续整顿好现有企业,积极、稳妥地改革工业管理和经济管理体制,使整个国民经济真正纳入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轨道。会议对“五五”计划指标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在以后2年要压缩基本建设投资,降低重工业增长速度,努力发展农业、轻工业,逐步开展多种经营形式和开辟多种流通渠道,大力安置城镇青年就业,改善人民生活。1980年底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开始逐步改善,生产和建设也取得较大发展。
“五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7.84%,最高年11.7%,最低年1.7%;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8.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1%,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2%,其中轻工业为11%,重工业为7.8%,5年新增固定资产为1747.31亿元。到1980年底,粮食达到6411.1亿斤,棉花5413.4万担,钢3712万吨,原煤6.2亿吨,原油10595万吨。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增长了31.2%。
(据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