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7年济南市县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综合应用能力》A类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材料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C市3734户粮食类家庭农场经营着49万亩水稻,占全市水稻面积的四成以上。C市农委副主任说:“我们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土地流转水平状况来确定家庭农场土地规模。用政策手段和认定标准引导其发展,兼顾公平与效率,防止土地过度集中,脱离现阶段发展条件。”从实践情况看来看,C市各县区形成了各自粮食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标准,低的限定在80亩至150亩,高的限定在200亩至300亩。
“我是一个新农人,没有想到种地养殖原来是这么一件大事。”小郑大学毕业后认为家乡绿色生态环境适合发展新农业,放弃了城市工作的优厚待遇回乡务农了。他在家乡的深山流转了1000多亩林地,建起生态养殖基地。初期损失数万元,他没有退缩,赴外地虚心求教,探索出了“林——鸡——石蛙”立体种养模式。如今他注册了“罗溪山”品牌,年收入达70万元。
D村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专业种养合作社,众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带领越来越多的村民增收致富。村民老倪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广顺堂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仅去年,2分多地的白芨就卖了1万多元。
材料二
一些乡村脱离实际照搬城市模式,盲目修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形象工程”;一些乡村大肆推山削坡、填塘,破坏乡村风貌,甚至破坏原始环境,大规模建设玻璃栈道、观光缆车等旅游项目,完全偏离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方向。
对于很多村庄来说,一座青山、一塘清水、几棵古树、几幢老屋,往往就是其独特符号。如果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将自然景观强行改造成旅游景区,造成生态破损,就丢失了独有的符号元素,失去了独有的乡村记忆。
美丽乡村的“美”不仅要美在自然环境,还应该美在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诸如和谐村庄的构建、村规民约的新修、村民的精神风貌等也应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高。
材料三
从长远来看,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然选择。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将实现更大的发展,农民将拥有更多出彩的机会。
E村实行土地流转后流转土地410亩,除核心区域的173亩中药材外,全村还规模种植了沙糖橘及各类苗卉。土地流转后引进的企业临时用工累计870人,并辐射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种植发展中药材,让村民不出家门就能打工挣钱,村民人均增收近600元,这使返村种植中药材、务工的村民更多了。E村实行土地流转引进企业后不仅有效改善了村里的生产生活条件,更促进了农业经营向现代模式转变。
但也有地区在推行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了困境。在一些粮食主产区,因粮价下跌、自然灾害、流转费居高不下等多重因素,部分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面临亏损,其种粮积极性受挫,“毁约退地”轮番上演。这对正在开展的土地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冲击,也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隐患,并可能引发土地流转纠纷、激化经营者与承包户之间的矛盾。
材料四
留住“乡愁”是建设美丽家园的底线。F镇在美丽宜居小镇创建中不仅以生态宜居为引领保护宜居环境,吸引了大批创业者,而且更注意保存“原始风味”,保留了7个特色村落的乡村历史文脉、村落生态,留住了村落记忆。
G村原是响堂山脚下一个磁州窑发源地,但近年来因自然条件艰苦,原住民纷纷搬离,古村落变成了空心村。当地从保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大力挖掘传统的磁州窑文化和古镇村落文化,从传统村落保护、特色文化传承上对新村和老村进行改造,发展文化艺术旅游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如今,空心村变成了文化村,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历史文化与当代艺术、农业观光与文化体验进行融合碰撞,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