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卫生健康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精选汇总及答案(含解析)
1. 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模本规范,( )是在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道德信息,它表明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尊重。
A、互相尊重
B、文明礼貌
C、助人为乐
D、遵纪守法
【答案】B
【解析】社会公德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其中,文明礼貌表明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尊重。A项:不属于社会公德的规范。C项:指一个人身处困境时,大家乐于相助,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与题意无关。D项:遵纪守法主要指知法守法护法。故选B。
2. 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实质是( )。
A、经济增长停滞
B、经济增长过快
C、劳动力价格提高
D、国际竞争力降低
【答案】D
【解析】A项错误,“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是由于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而最终导致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一种状态。经济增长停滞并非本质。B项错误,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处于停滞状态,不可能出现增长过快的情况。C项错误,“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本具有优势的低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创新能力不足,发展动力减弱,收入不平等加剧,经济活力下降等,而这些问题并非本质。D项正确,“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实质体现在该情况出现后国家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而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由世界银行在2006年《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指的是新兴经济体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后,快速发展积累的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经济长期徘徊停滞而无法进入高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一种现象,其实质是国际竞争力降低,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故选D。
3. ( )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爱社会主义
D、家庭美德
【答案】B
【解析】公民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A项: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C项: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D项: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之一。故选B。
4. 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答案】C
【解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意思是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即用孤立、片面的眼光看待问题,只看到部分,看不到整体或全部。故选C。
5. 道德与法律,都是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当然,两者在协调对象、内容和手段上存在不同,但道德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由此可见( )。
A、只有以德治国,才能使社会稳定
B、必须把道德与法制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治理社会
C、道德在协调人际关系上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了
D、法律可以代替道德来协调人际关系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只是说明道德的作用有局限性,并不能推出其作用越来越小,因此C项错误;A、D项说法过于绝对,无法由题干信息得出;由题干中“道德与法律,都是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但道德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可以推出B项。故选B。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