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年9月17日吉林省延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号)考试《通用知识》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1.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
A、社会基础
B、物质基础
C、思想基础
D、理论基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二、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故选B。
A、拘役
B、拘传
C、取保候审
D、监视居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程序法。A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可知,拘役为主刑,而非刑事强制措施。
B、C、D项正确,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拘留、逮捕、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本题为选非题,故选A。
3.以歧义性语言或者其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商品宣传的行为属于()。
A、混淆行为
B、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C、虚假宣传行为
D、商业诋毁行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法。A项错误,混淆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种种不实手法对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作虚假表示、说明或承诺,或不当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使用户或者消费者产生误解,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的利益或者消费者利益的行为。B项错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是指侵犯企业商业秘密权利人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的行为。C项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具有下列行为之一,欺骗、误导相关公众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的‘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三)使用歧义性语言进行商业宣传;(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D项错误,商业诋毁行为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故选C。
4.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A、履行合同过程
B、劳动过程
C、生产过程
D、经营过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法。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故选B。
5.邓小平曾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B、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C、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
D、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项正确,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B项正确,1987年10月25日,赵紫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C项正确,1987年10月25日,赵紫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D项错误,该观点是片面的,“蛋糕”做大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分到的“蛋糕”都会变大,并且社会问题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经济发展了,其他问题也并不一定都能被解决。
本题为选非题,故选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