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19年河北省沧州黄骅市事业单位招聘教师考试《教育类公共知识》真题库及答案【含解析】一、单选题
1.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 )角色。
A、研究者
B、传道者
C、示范者
D、解惑者
【答案】B
【解析】教师职业的角色是多样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说明教师具有传授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是其传道者角色的体现。故选B。
2.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
A、潜在性
B、现实性
C、特殊性
D、可塑性
【答案】D
【解析】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中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有极大的可塑性。故选D。
3. 教育心理学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的( )。
A、影响因素问题
B、成长环境问题
C、学习问题
D、教师问题
【答案】C
【解析】20世纪20年代以前是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期,这一时期贡献最大的是桑代克,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故选C。
4. 《大学》中开篇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指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同时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这是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这主要反映出( )。
A、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B、教育目的体现人们的教育思想
C、我国的教育目的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D、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答案】B
【解析】教育目的的确立受到社会制度、教育思想、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的制约。《大学》中提出教育是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的,反映了一定的教育思想。题干中并没有显示教育目的的确立受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没有显示其他社会制度确立了怎样的教育目的,所以AD与题干无关。C选项我国的教育目的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是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与题干无关。故选B。
5. 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 )。
A、责令其立即改正
B、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C、责令其限期改正
D、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严重妨碍教育教学工作,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选C。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