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河北邢台沙河市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题库(答案和解析)
1. 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这属于教师的( )。
A、教育教学权
B、学术研究权
C、管理学生权
D、获取报酬权
【答案】B
【解析】学术研究权是指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故选B。
2. 德育过程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
【解析】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和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故选B。
3. 德育工作既要从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出发,又要与共产主义发展方向一致,二者要有机结合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
B、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答案】B
【解析】德育要结合学生实际体现了现实性,又要保持与共产主义方向一致,体现了德育的方向性。故选B。
4. 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
A、教学目标
B、培养目标
C、教育目的
D、课程目标
【答案】D
【解析】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其中,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界定,是特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D项正确。A项: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国家的教育目的居于第一个层次,是由国家提出的。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D。
5.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 )。”
A、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B、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人
C、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人
D、具有国际视野的人
【答案】A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故选A。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