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年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事业单位岗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精选汇总及答案(含解析)
1. “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这段话突出体现了( )。
A、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答案】A
2.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在哲学思想上要表达的观点是( )。
A、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B、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是指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故选B。
3. 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当前我国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巩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B、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
C、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化竞争力
D、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答案】D
【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故选D。
4.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战中,全国各地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采取政策宣传、文化下乡、教育投入、农技推广等举措推进扶贫工作,努力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是基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促进经济发展
B、国家的教育决定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
C、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的主体
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答案】D
【解析】A项错误,“扶志、扶智”是精神层面的扶贫,属于文化范畴,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说明文化建设对扶贫的积极作用,扶贫属于民生问题,而非经济范畴。B项错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此外,题干并未涉及教育。C项错误,选项表述本身是正确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1)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是题干重点强调的是“志”和“智”对于脱贫的作用,未强调人民群众的作用。D项正确,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而“精神”转化为“物质”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人的实践。本题中,通过“扶志”和“扶智”,实际是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当精神力量通过人们的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时,即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有助于实现脱贫。故选D。
5. 下列情形中,甲、乙之间形成劳动关系的是( )。
A、甲(自然人)雇佣乙(自然人)为自家保姆
B、甲(公司)雇佣在校中学生乙为公司实习生
C、甲(公司)雇佣乙(自然人)为公司文秘
D、甲(公司)将保洁工作发包给乙(自然人)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条:“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家庭雇佣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法。B项错误,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C项正确,根据《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D项错误,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存在人身上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而发包是平等的合同关系,故甲与乙不存在劳动关系。故选C。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