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3年度湖北省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D 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
1. 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
【答案】此观点是错误的。
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类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从这里可以看出,学习比行为改变的要求要高一些,并非所有行为改变都能算入学习。
很多行为不需学习就能产生。例如,药物、酒精、成熟、本能、疲劳、疾病等都会引发行为的改变,但并非学习的结果。学习所导致的变化应是相对持久的,它经过了学习者比较深入的内化过程,因此在学习成功后可以反复出现。
因此,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 有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以传授学科知识、达成“双基”为目的,而不应再承担其他任务和功能。
【答案】此观点是错误的。
“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堂教学是指教学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这也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第二,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第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第五,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即“双基”教学。除此之外,教学还包括其他的任务。
因此课堂教学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进行“双基”教学。
3. 从词源上分析,西文中的“教育”一词含有“内发”“导出”之意。
【答案】本题正确。
(1)西文“教育”一词的溯源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
(2)从词源上说,西文“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故该说法正确。
4. 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答案】此观点是错误的。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五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2)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3)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5)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所以有了班级组织并不代表就形成了班集体,还要看这些特征是否满足。
从班级到班集体,发展经历如下三个阶段:
(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已经出现。但是集体特征还不稳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2)巩固期的合作群体阶段:班集体开始稳定发展,班集体的特征已经明显的展示出来,稳定下来。(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而完全的体现,并被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经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整个班级洋溢着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
因此,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班集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