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教育旗下网站-【考考公务员网】(www.kkgwy.com)更简洁易记!
首页 > 考试题库 > 贵州

贵州

2017年4月贵州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下载:351次 共4页 积分:3点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174月贵州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材料一

妈,你别给我微信发那些文章了,好多都是谣言。

什么谣言啊,我都看了好几遍了,觉得好才发给你的。

亲,这样的对话熟悉吗?

微信时代,谁还没收到过父母或长辈给自己发的几条谣言啊。各种家庭群,更是成了此类微信谣言的重灾区。你发一个转基因,就在你身边,我回一个德国人寿命越来越长,原因就是这10条三字经”······看着长辈们你来我往发得不亦乐乎,家庭群被各种早已被验证为谣言的内容所刷屏,小辈们只能无奈地保持沉默

当然,也曾有年轻人不自量力地想去说服长辈,但没说几个回合,就被上升到吃盐多还是吃饭多,过桥多还是走路多的传统套路,结果只能闭嘴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人,手机网民达6.2亿人;我国4G用户3.86亿个;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万亿元;谣言传播渠道中,微信谣言占比60.6%

材料二

经常玩微信的人会发现,朋友圈中除了代购信息外,最多的就是一些假消息了,并且这些假消息被很多人转发。为什么朋友圈里面会有这么多的谣言呢?

朋友圈中的谣言传播范围广,而且还深得人心,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多次揭穿朋友圈中传播的谣言,如西瓜打针电表作假微波炉致癌等。公安部门等认证微博账号也同样会对微信圈中的谣言进行辟谣。这都说明这些谣言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人们的生活了。

为什么大家都相信这些谣言?朋友圈中的谣言的特点主要是具有权威、颠覆性,能够引起共鸣,甚至还有具体的时间、地名、人名,还会引用专家的文献等,除了谣言看似真实、科学外,还因为用户本身科学知识欠缺,缺少分辨谣言的能力;而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也加剧了谣言的传播。

材料三

相关研究显示,微信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6亿,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微信中的联系人多是同事、朋友等平日里打过交道、联系较为紧密的人,当现实关系延伸到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每一条转发显得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

《小龙虾是一种处理过尸体的虫子,外国人从不吃》《肯德基的鸡都长着六个翅膀》《人社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这些看着眼熟的文章是不是曾经在你的微信朋友圈出现过?在微信公众平台辟谣中心,类似已辟谣的文章达280148篇,而2015年微信朋友圈谣言的举报处理总量达到21695437次。

同样被谣言所困的平台还有新浪微博。作为一个共享开放式的信息平台,不同的信息观点在这里对撞,海量的信息让用户难辨真假,但微博与微信的谣言传播机制却有很大不同。在微博,人们更多是通过业缘、趣缘等联系到一起的,关系较弱,在查看其他用户发布的内容时也会相对谨慎。

平台的差异带来的不仅是用户群体的不同,更是辟谣难度的迥异。

作为兴起较早的社交平台,新浪微博如今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辟谣机制,遵循《微博社区公约》和《微博社区管理规定》等对谣言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每位用户也成了纠错者与辟谣的参与者,可以以转发或评论的形式对谣言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处理,并让更多的人看到。

而微信在辟谣的具体操作上遭遇不少难题。因其私密性与封闭性,用户不能看到非好友的评论与转发,缺少观点的交锋,同时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微信官方不能进入用户朋友圈,进行点对点辟谣。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本评论只代表本站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个人微信扫码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日 9:00-21:00

  • 你可以通过扫码支付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