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3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试卷及答案【含解析】
1.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围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六个坚持”,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下列古语中,蕴含了“人民至上”观点的有:
①治国有常,利民为本②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③民惟邦本,本固邦宁④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①正确,“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出自《淮南子·氾论训》,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而让人民获得利益是其根本。二十大报告中“九、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部分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②错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君子致力于抓住做人的根本,根本既立,自然就能把握为人处世的道理。习近平主席在杜尚别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峰会时,发表的题为《携手开创亚洲安全和发展新局面》讲话中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015年,我提出构筑亚洲命运共同体倡议,阐述了建设亚洲美好明天的共同目标。几年来,亚洲国家在迈向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增强了合作意识,丰富了合作实践,积累了合作经验。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既定目标,共迎机遇、共对挑战,携手开创亚洲安全和发展新局面。”与人民至上的观点无关。
③正确,“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2014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到,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
④错误,“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出自《史记》,意思是全国的军政事务,无论大小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与人民至上的观点无关。
综上所述,蕴含了“人民至上”观点的有①③。故选B。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下列关于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
B、需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C、现代化进程中应努力使城的比重和乡的比重保持稳定
D、应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A项正确,C项错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故“使城的比重和乡的比重保持稳定”的说法错误。B项正确,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中指出:“第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振兴乡村,不能就乡村论乡村,还是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D项正确,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二十大报告“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指出:“(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故选C。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这一重要部署,对于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进人民福祉,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朝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第三次分配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以政府调节机制为主导,通过征收税收和政府非税收入实现
②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是第三次分配的中坚力量
③“非强制性”是其有别于再分配的关键差异
④通过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方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2021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①错误,再分配是指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征收税收和政府非税收入,在各收入主体之间以现金或实物进行的收入再次分配过程。
②③正确,第三次分配主要是企业、社会组织、家族、家庭和个人等基于自愿原则和道德准则,以募集、捐赠、资助、义工等慈善、公益方式对所属资源和财富进行分配。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是第三次分配的中坚力量。第三次分配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补充,这是其基本属性之一;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不同,第三次分配重在自愿,是非强制性的,这是其基本属性之二。
④错误,2020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指出:“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方式属于再分配而不是第三次分配。
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选B。
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下列措施中,能够对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起到支持作用的有:
①出台让劳动者免遭歧视的政策细则
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③企业提高产品价格,抵消因最低工资标准提升造成的用工成本增加
④调整产业布局,逐步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①正确,二十大报告“九、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指出:“(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出台让劳动者免遭歧视的政策细则,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让劳动者更顺利进入职场,并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
②正确,二十大报告“九、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指出:“(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劳动者提升技能水平,更好匹配岗位需求。
③错误,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能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缩小收入差距,而企业提高产品价格则是将成本进一步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对于促进就业没有帮助。
④错误,逐步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外包产业会直接导致就业岗位的大量减少,不利于促进就业。
综上所述,①②表述正确。故选A。
5.“一微克”行动是指一项针对北京大气污染防治的长期任务,强调细颗粒物治理要一个微克一个微克去抠,综合运用科技、执法、管理等手段,实施大气污染精准治理。北京市践行“一微克”行动,体现了:
①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质变可以产生新事物,质变优于量变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①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该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题干没有体现。
②正确,③错误,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必然引起质变,使旧质变为新质,然后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新的量变超过一定限度又引起新的质变,如此往复不已,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题干中该行动强调细颗粒物治理要一个微克一个微克去抠,就是对治理大气污染进行量变。而“质变优于量变”本身说法错误。
④正确,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北京对大气污染进行精准治理的理念体现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②④正确。故选D。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