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及解析(一)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只要教育得法.人人都可以成为歌唱家、科学家、诗人。
2.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4.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习动机的种类有哪些?
甲:我们先来集体朗读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了调动气氛,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支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教师起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预备读。(在激烈雄壮的音乐声中,学生开始集体朗读,朗读完毕,教师表扬)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也非常整齐。现在大家应该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下面我们来逐字逐句分析这首长诗。
乙:(教师从语调、语速与情感的关系出发,分析“千呼万唤始出来,……唯见江心秋月白”一段的诵读处理。并作示范诵读)好,下面我们先集体试读这一段。(学生读此段诗句)大家读的不错,下面我们分小组诵读下面几节诗,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诵读最精彩。为营造气氛老师给大家播放张晓峰的琵琶协奏曲《琵琶行》作大家朗读时的伴声。(在柔和舒缓的音乐声中,各小组诵读完毕,教师请大家谈体会,在学生谈体会时,教师会时不时自己诵读几句,或要求学生诵读(2)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理念看,那一种诵读处理更好,为什么?
2.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宝”字。老师问明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它班的同学拣到的。
问题:试分析这则案例中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