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三、“材料3”中小黄和小丽的“苦恼”反映了社会“新惯例、新做法”确立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请对“困境”进行分析,并根据给定资料就如何破解“困境”提出建议。(25分)
要求:分析准确,建议合理、可行,有针对性。不超过500字。
【解析】
这是一道主要测查应试者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对策题,要求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梳理对应措施。此类题型相对来说,需要能够准确梳理出材料反映的“问题”,只要能够准确地梳理出“问题”,才能有效把握相关“对策”,而具体对于本题的作答,材料中突出的相关信息点还是非常清晰的,但比较难的是就这些信息点的整合归类,参考答案中呈现的“问题”,就是经过整合后,围绕两个方面展开的,“对策”也是直接针对性地进行把握的。而此类题型的基本作答形式,同样也应注意整体作答的条理性,思路的明确性,当然,也包括卷面等因素。
【参考答案】
这种“困境”主要指城市的垃圾分类和农村秸秆回收再利用这两个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具体而言,体现在主客观两个层面。一、客观方面,一是垃圾分类人工成本高,不可持续,且可回收的价格低;二是秸秆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还会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二、主观层面,一是大部分地方政府还不够重视,对垃圾分类的投入较少,宣传有效性差,政策执行不到位,环卫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致使群众缺乏分类的动力;二是部分群众迫于生产生活的压力,习惯省事省力又省心的做法,自觉性较差。
针对以上具体问题,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科技投入与财政补贴,鼓励循环产业的发展,提升处理水平和生产效益,以提高收购价格;二是要加强管理。加强对环卫工人的培训,督促其规范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提供热线电话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监督环卫工人等相关工作人员,且还应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定期回收垃圾、秸秆;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大对于垃圾分类和秸秆焚烧危害的宣传力度,倡导志愿者服务,发动志愿者上门指导垃圾分类,并应积极构建深入群众进行垃圾分类指导、宣传烧秸秆的危害的常态化机制。
四、从“给定材料”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很多“习惯”发生了改变。请依据你对此的认识,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结合给定资料,观点准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1000-1200字。
【解析】
1.本题为申论文章写作题,较能考查考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2.结合题目要求以及材料的主题倾向看,本文势必要围绕如何改变“习惯”来展开具体的行文论述。而综合材料信息可知,更多是体现一些习惯带来的危害,因此,我们的论证更多是围绕改变“习惯”进行。当然,在具体行文中,应注意辩证的看待,不应完全忽略习惯的重要性,可以此为切入,然后引入问题的概述。
3.具体行文中,考生除了要注意基本的行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外,还要注意行文的逻辑问题。比如,收尾篇幅保持一致,各分论点的论述篇幅也许大致相同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行文应体现出模拟行政立场,喊口号、表述口语化等问题绝不能出现。
【参考答案】
改变“习惯”思维 托起创新中国梦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然而,在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部分习惯却成为阻碍我们进步的拦路石。从部分地方政府的每逢佳节倍思“清”到环保垃圾分类效果不好,从节日鞭炮大量燃放到秸秆随意堆放燃烧,凸显了“习惯”思维的危害。因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创新梦,推进社会发展进步,亟需改变“习惯”思维。
引导思维是关键。“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自己”。然而,当前“因循守旧”的思维在民众生活、政府工作中仍然占多数,凸显了创新意识的缺失。因此,一方面,需要通过倡议书、公开信、宣传海报等途径,加大对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创新的宣传、引导、动员,倡导广大民众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敢于去犯错,在错误中分析原因,积极思考,创新做法,为新方式的发现与推行营造良好氛围,使新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成为常态、成为风尚。同时,号召党员干部带头践行新生活与工作方式,教育和引导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抵制陈规陋俗,创造积极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创新宣传方式,灵活运用互联网媒介。可在网上开微博、博客或专题论坛,通过传播文明、有效的新方式,引导人们接受这种新型文明的方式,如网络逼真地模拟献花、点烛、烧香、敬茶、敬酒、烧祭品等传统祭奠过程,既体验了氛围,也减少了污染。
完善政策是保障。当前,互联网的开发应用、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垃圾分类举措的推行等都体现了创新的思维,但在具体落实方面,亟需政府政策的支撑。因此,首先,需要完善政策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针对社会陈规陋习的管理条例,如针对烟花燃放,借鉴南昌市做法,发布《关于清明,冬至期间在瀛上墓区禁止燃放,销售鞭炮的通告》,明确规定清明,冬至期间在墓区禁止燃放,销售鞭炮,销售纸扎祭祀品,纸钱和冥币等丧葬用品,以法制的力量倒逼“习惯”思维的转变。其次,充分考虑政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社会影响,减少因政策的不连续性等因素给民众带来的不信任感,提高民众对新工作与生活方式的认知度,减少对新模式实行、落实的影响。最后,需要加强管理落实。在完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可安排和部署执法人员及志愿者对公共场所进行重点管理,发现违反政策行为及时劝导,引导其选择更加文明、有效的行为方式。
奥古斯丁认为“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因此,只有从思维引导上下功夫,从政策落实上做工作,革除“因循守旧”的习惯思维,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