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台公考系列:考試爭捧鐵飯碗
公職考試在民國96年只有8萬人報考,但去年報考人數已達14萬6千人,成長速度讓人嘆為觀止,放眼多少知名的民間企業及外資企業,仍遠不及公部門的高、普考來得有吸引力。
觀察近30年報考高普考情況,難得像今天這般熱絡,例如從民國75年到78年,在景氣大好、台股大漲,企業大幅加薪的年代,就沒有太多人去考高普考,甚至有一年總報考人數不到5萬人,那個年代高、普考的錄取率約10%~17%,相較近年來3%~5%的錄取率,有著天壤之別。
何以近年來這麼多人想擠進公部門?薪資是關鍵。根據公務人員俸額表,通過普考進入政府機構任職者,一開始是以第三職等第一級任用,本俸加上專業加給,合計36,275元,如果以高考資格進政府的話,以五職第五級敘薪,月薪達43,350元,這比起民營企業的薪水要高出很多。
近年大家都說大學畢業生初入職場的起薪為22K,惟根據勞動部的調查,初入職場的起薪雖然不高,但還不致落到22K這麼低,101年甫自大學畢業者平均起薪26,722元,如果具有碩博士學位則為31,639元,但這個薪資比不上公務員起薪。
由此可知,為什麼每年會有十多萬人想擠入公部門了,近年青年人初入職場的薪水實在太低了,這個薪資水準已停滯13年。台灣在經濟最繁榮的民國70年代後期,每年薪資幾乎是以一成的速度成長,及至民國80年成長速度雖不若昔日,但也逐年提高,依勞動部統計,從80年至89年這10年,大學及以上學歷的青年入社會的起薪由23,419元升至29,143元,十年間起薪成長24.4%。
但自民國89年至101年,13年間大學以上學歷的青年初入職場薪資反呈倒退,由29,143元退至28,193元,在台灣半個世紀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從未出現薪資倒退的情況,卻發生在這些社會新鮮人身上。
許多人一定有印象,台灣受僱人員薪資倒退15年、16年,但那是指經物價指數平減後的「實質薪資」,是實質薪資才出現倒退,但名目薪資從89年到101年仍由33,953元升至37,346元,但剛畢業的學生是連起薪這項名目薪資都呈倒退。
三年前各部會門口都貼了一張鼓舞人心的標語:「中華民國,精彩一百,經濟果實,全民共享。」執政者表示,只要經濟成長,加薪就有望,但99年台灣的經濟成長10.76%、100年成長4.19%,連續兩年都領先南韓,青年人進入職場的起薪僅微增200~300元,經濟成長了,果實並卻沒有共享。
過去台灣經濟成長,生產力上揚,薪水必然同步提高,但近13年(89~101年),台灣物價漲逾一成,房價漲逾一倍,但青年的起薪竟然僅增1.4%,大學及以上學歷者更下滑3.3%,這個嚴重不平衡的發展,不用偉大的理論也可預知,遲早會為台灣社會帶來大問題。